發(fā)布時間:2025-09-06 來源:二惠競爽網作者:戰(zhàn)術后仰泰倫盧
前言
回忆往昔,移民海外曾是众多明星走红之后的首选,有些艺人即便自身不便迁徙,也会竭尽所能为子女争取一个外国身份。
而今,娱乐圈的格局已然不同,那些曾经以海外身份为傲的港台艺人,如今却纷纷涌向上海,宁愿舍弃过往也要在此落地生根。
从李连杰远赴海外,到王祖蓝出售豪宅迁居北方,这场前所未有的“回归潮”背后,究竟是商业利益的驱动,还是文化归属感的觉醒?
移民海外
风水轮流转,这话一点不假。回溯一二十年,娱乐圈但凡稍有名气的艺人,下一个目标多半是考虑更换身份,获取外国国籍。这种现象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风尚,甚至被视为成功的标志。
李连杰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在事业巅峰期先后加入美国籍,之后又转为新加坡籍。巩俐成名后,也选择了新加坡作为新的归属。
就连影视作品中的“皇阿玛”张铁林,也为了所谓的“文化交流”,转而成为英国公民。而早年留学美国的陈冲,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公民。
即便自己无法迁居,也要设法让孩子出生在国外,抢占人生起点。汪峰与章子怡的女儿醒醒,便是在美国出生。
王宝强与前妻马蓉的两个孩子,王子豪与王子珊,出生地也在美国。赵文卓的大女儿同样在美国落地。前央视主持人董卿也曾传出赴美生子的消息。
那时,大众普遍对此类选择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个人自由,是为子女未来铺路的方式之一。谁也没料到,短短几年间,局势竟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赚钱才是硬道理
如今的娱乐圈新趋势,是港台艺人们拖家带口,纷纷落户上海。在这股潮流中,杨千嬅可谓先行者。
大约五年前,这位乐坛天后移居上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港台娱乐圈掀起了不小波澜,仿佛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这种“羊群效应”确实存在。
随后,Twins组合的钟欣潼与蔡卓妍也萌生了定居上海的念头,即便因社保年限不足无法购房,只能租房,但这并未动摇她们的决心。
TVB官方也证实,王祖蓝与妻子李亚男一家已彻底搬迁至上海。
为了这次搬迁,王祖蓝甚至出售了自己位于香港的豪宅,成交价高达四千一百一十万人民币,足见其决心之坚定。连来自文莱的艺人吴尊,也带着全家搬到了上海。
台湾偶像剧的代表人物明道,也早已在上海安家。有人拍到他骑着自行车带儿子在街头闲逛,神情轻松。
这位演了二十年“霸道总裁”的演员,凭借《王子变青蛙》一夜爆红,在岁那年,几乎放弃了台湾的一切,与妻子一同迁居上海。
这种趋势,已经从早年的“来内地跑通告”,发展为如今的“全家迁移”,将生活重心和事业根基都转移到了这里。内地市场的吸引力实在巨大。
过去,港台娱乐业遥遥领先,内地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在韩流冲击下毫无还手之力。然而如今,内地娱乐业迅速崛起,已将港台与韩流远远甩在身后。艺人纷纷北上,正如香港演员苑琼丹所言:“来内地赚钱不丢人,大家都要养家糊口?!?/p>
尽管港台影视与音乐辉煌不再,但其扎实的剧本、精湛的演技与大胆的题材,仍是观众心中的经典。而内地市场则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动辄就是“大制作”,这是港台市场难以企及的。
如今两地合作,正是内地需要优秀演员,港台需要新机会,双方一拍即合。
收入待遇的巨大差异,也成为最直接的驱动力。
回想当年,张卫健因饰演“孙悟空”走红,但每月收入却与香港的出租车司机相差无几。王祖蓝也曾感叹,内地的工作环境更佳,收入高出“数倍”。
苑琼丹的体会尤为深刻。她在香港拍戏时,连助理都没有。而到了内地,不仅收入翻倍,剧组分工明确,工作人员众多,连车门都不用自己开,她直言自己“像上帝一样”被照顾。
在这种环境下,港台艺人来内地工作几年,买套房几乎轻而易举。港娱圈子本就狭小,消息传播迅速,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心动。
就连张智霖与袁咏仪这样的实力派演员,近年来也将重心转向综艺节目。毕竟录综艺比拍戏轻松,来钱快,热度也高,这笔账谁都算得清。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道,他没有选择综艺赚快钱,而是投身话剧,踏实地进行全国巡演。
孩子与圈子都不可忽视
除了事业与金钱,家庭与生活,尤其是子女教育,成为促使艺人北上的关键因素。
王婉霏曾表示,他们也曾考虑送孩子去温哥华读书,但担心孩子年纪尚小,在国外长大容易失去身份认同。最终他们决定在上海至少住五年,让孩子接受地道的中文教育。
单亲妈妈张柏芝更是为了三个儿子的教育,在上海一住就是四年。她选学校的第一标准是中文环境要好,甚至因此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国际学校。
陈小春与应采儿一家也在上海生活了四年。应采儿认为,上海的教育资源比香港更适合孩子。他们的大儿子就读于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每年学费最低二十五万,最高可达六十万。
吴尊也有同样考虑,希望女儿NeiNei与儿子Max学好中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据悉,他的两个孩子与陈小春的儿子是校友,就读于同一所学校。
除了教育,上海的生活便利性与宜居性也让这些明星赞不绝口。林峯提到,上海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是寸土寸金的香港难以实现的。
杨千嬅的丈夫丁子高初到上海时,对房东家中带有显示屏的冰箱感到惊讶,自嘲像是“乡下人进城”,侧面反映了上海的现代化程度。
张柏芝的变化尤为明显。刚来时,她连外卖都不会点,开车上路都胆战心惊。如今,她已完全融入上海生活,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菜市场、超市与各类小餐馆。
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也是重要因素。林峯坦言,上海的气候对来自香港的人来说非常友好,饮食也更符合他们的口味。他觉得上海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完全可以接受,若再往北,那种干燥与严寒他就难以承受。
这并非矫情。已故艺人徐熙媛(大S)当年就因无法适应北京的干燥气候,经常流鼻血,加之在北京缺乏朋友,最终选择返回台湾。
风向真的变了
这场从南到北的迁移,背后是深刻的文化认同与时代潮流的转变。林峯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他原是厦门人,两岁随家人移居香港,在那里成长成名。如今,46岁的他又带着妻女回到内地。
在今日的一次访谈中,他首次谈及全家搬迁至上海的原因,并表示许多定居上海的TVB演员都有同感。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种文化根源的回归。
刘畊宏夫妇对孩子身份认同的担忧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希望孩子首先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这一点至关重要。有趣的是,内地与港台对待艺人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在内地,观众不会将艺人视为普通人,即便是知名度较低的艺人,外出时也配有助理与保安。而在港台,观众则更倾向于将艺人视为一份普通职业。
刘青云曾在菜市场被记者误认为热心市民“刘先生”接受采访,未戴口罩与墨镜,也未被认出。港台艺人之所以敬业,把演员与歌手当作一份普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现实所迫。
回顾过去,那些早年错过内地发展黄金期的港台艺人,或许会感到遗憾。佘诗曼在内地事业蒸蒸日上,而她的“老对手”杨怡一直坚守港台市场,如今无论收入还是知名度,都已远远落后。
当然,并非所有北上的艺人都能迎来事业的第二春。如今内地新人辈出,竞争激烈,港台艺人的光环已不再如从前耀眼。现在想来分一杯羹,已非最佳时机。
这也提醒所有来内地发展的港台艺人:内地机会众多、收入可观,但观众眼光雪亮。大家看重的是实力与尊重,若仅抱着“捞金”心态,迟早会“翻车”。
结语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正以其强劲的经济引力、优质的生活环境、顶尖的教育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归属感,成为港台艺人新的“理想之地”。
这场声势浩大的“北上”浪潮,不仅是明星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家庭选择,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清晰记录着内地崛起与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轨迹。
可以预见,这次的“风水”恐怕不会再轻易转移。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祖国的日益强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拥抱这片充满机遇与希望的土地。上海,作为新时代的枢纽,它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信息来源:
1.《林峯透露定居上海原因:妻子和女儿都在这,工作结束后能立刻回家,而且上海美食多,主要还是受不了北方的冷》鲁中晨-09-02 13:55山东
2.《吴尊计划让儿女在中国读书:让他们学好中文感受中国文化》青瞳视-01-24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