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80周年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現場星光熠熠,不少文藝界知名人士受邀觀禮,成為一道獨特風景。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剛過去不到一周,輿論風向就發(fā)生了徹底轉變。三位原本因參加閱兵而備受關注的演員——唐國強、王雷、張凱麗,先后被推上風口浪尖。明明是為了表達愛國情懷,卻被質疑“蹭熱度”“炒作流量”,更甚者直接被網友貼上“德不配位”的標簽。這到底是觀眾過于嚴苛,還是明星的行為確實引起誤解?參加國家大典為何會變成一次“公關災難”?
時間回到9月3日早晨,王雷凌晨兩點就自駕趕到天安門廣場。他不僅提前為自己和同事安排好座位,還主動協助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像個志愿者一樣在現場忙前忙后。閱兵結束后,他又馬不停蹄趕往人民大會堂,參與當晚的文藝晚會排練,整整一天幾乎沒合過眼。直到夜晚演出結束,王雷才在凌晨兩點發(fā)布當日最后一條朋友圈,配文中寫道:“這一天,是我這輩子最光榮的時刻?!彼麜癯龅拿恳粡堈掌汲錆M激情與真誠,仿佛真的是用整顆心去感受這個歷史時刻。
可網友卻并不買賬。有評論認為他是在“刷存在感”,甚至質疑他凌晨兩點抵達現場只是為了制造話題。更有網友翻出他過去在劇組中“搶戲”“改戲”的傳聞,把這次閱兵發(fā)圈行為直接解讀成“作秀”。這些流言的源頭,主要集中在2019年拍攝《上甘嶺》和更早的《陸戰(zhàn)之王》。當時坊間傳言,他擅自改動劇本,還與黃軒在片場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有主創(chuàng)退出劇組。雖然黃軒事后澄清沒離組,但“戲霸”這個標簽卻一直貼在他身上撕不掉。
另一個被卷入風波的,是老戲骨唐國強。閱兵當天,他身穿白色襯衫,神情莊重地站在觀禮臺上,身邊是多次合作的老搭檔劉勁,兩人曾共同塑造過無數偉人形象。可這份感動并沒有維持太久。他的一條閱兵動態(tài)在社交平臺發(fā)布不久,評論區(qū)就炸了鍋。網友翻出他早年的“逼死前妻”傳聞,又把他代言的“藍翔技校”“某品牌羊奶粉”等廣告拿出來逐一數落,質疑他不配站在國家盛典的觀禮臺上。
事實上,多年來關于“唐國強加入美國國籍”的謠言從未間斷,而他本人其實從未離開過中國影視行業(yè)。2023年,經紀人已明確辟謠他仍是中國國籍,并不會移民。他和現任妻子壯麗的兩個兒子因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為了治療只能赴美就醫(yī)并購置房產,被誤傳為“定居海外”。家庭年支出接近600萬元,唐國強至今仍活躍在熒幕上,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保障。他曾在節(jié)目中坦言:“老演員不能總上綜藝,要拍好戲?!笨涩F實是,他不得不接各種節(jié)目和廣告,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為了兩個孩子的未來。
網友對他的指責,并不總是基于事實。唐國強這些年雖接了不少廣告,但也因合作品牌出現問題而被誤傷。比如“塑年堂”洗發(fā)水風波,其實他本人并未參與具體宣傳,只是代言形象。輿論卻直接把責任全部推給了他。與唐國強一同被討論的,還有張凱麗。她當年憑借《渴望》中的“劉慧芳”紅遍全國,一度被稱為“國民媳婦”。閱兵當天,她一邊觀禮一邊流淚,說“作為一名中國人,簡直太幸運了”。這本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慨,卻也沒逃過輿論的口誅筆伐。
有人質疑她憑一部劇吃一輩子,又有人批評她醫(yī)美過度,不再自然。更有甚者,把她為女兒張可盈鋪路的行為當作“強推之恥”,甚至連她穿著的一件無袖上衣都成為攻擊點,被罵“為老不尊”??涩F實是,張凱麗這些年在政協履職積極,曾多次為家暴、年齡歧視等社會問題發(fā)聲,熱心公益,極少炒作。她的情緒在閱兵臺上的展露,并非表演,而是幾十年演員生涯與國家榮譽感交匯后的自然流露。
同樣出現在唐國強身邊的劉勁,卻幾乎零爭議。相比之下,他從不接廣告,也不上綜藝,專注紅色題材創(chuàng)作。這一次閱兵前,他還參與錄制了紀錄片《銘記》,用穿越拍攝手法呈現抗戰(zhàn)歷史,口碑極佳。甄子丹也被提及,他雖然早年擁有美國國籍,但在成名后主動放棄,并在多個公開場合明確表示:“我是中國人。”在面對涉及國家立場的提問時,他從不含糊,態(tài)度鮮明堅定??杉幢闳绱耍灿腥苏f他“作秀”,質疑他是否真心愛國。
從這些事件看,輿論的變化往往只需幾天時間。一開始是熱烈歡迎,轉眼就可能是鋪天蓋地的質疑和指責。明星們的每一次舉動,都像是踩在鋼絲上,稍有不慎就會跌入“網暴”的深淵。但從時間、事實到動機,每個人的故事遠比表面復雜得多。王雷凌晨到場不過是出于激動與責任,唐國強接廣告是為了家庭生計,張凱麗流淚是發(fā)自肺腑的感動,甄子丹的國籍選擇也并非“人設”。
這不是為任何人洗白,而是希望看清一個事實——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個演員可以演偉人,也可以上綜藝;一個父親可以接廣告,也可以是藝術家;一個老演員可以流淚,也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他們始終沒有忘記初心。有些評論來得太快,也太武斷。國家選擇誰來觀禮,是對他們過往努力的一種肯定。不是一條朋友圈、一段廣告、一次爭議就能抹殺的。
明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活、家庭和責任。閱兵觀禮原本是一項崇高的榮譽,卻因為過度解讀和情緒宣泄,變成了口水戰(zhàn)的焦點。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與寬容,也需要更理性的輿論環(huán)境。畢竟,愛國不是演給別人看的,它藏在每一個選擇、每一次堅持里。[1]張凱麗杜江王雷劉家成等文藝界人士現場觀禮,甄子丹發(fā)文:榮幸!震撼!自豪! 紅星新聞[2]唐國強與劉勁,共同觀禮大閱兵 北晚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