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同性videos免费播放_免费一级毛片激情永久_国产特级全黄一线毛片_精品少妇影视免费_2020无码专区人妻日韩_最新国产网站_刘亦菲激情旡码大片_中文无码视频互动交流_欧美日韩激情aⅤ综合在线

  • 流年似水網流年似水網

    80后最愛用的瀏覽器,離消失不遠了

    最早接觸電腦的那一批中國網民,都知道火狐瀏覽器曾經是神話般的存在。

    即便在被AI和智能手機統(tǒng)治的2025年,它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比已經跌到不足2.5%,這個世界上仍有1.5億人,每天都會雙擊桌面里的橙色狐貍logo,為它賽博續(xù)命。

    日復一日的敲擊在7月27日迸出了火花。那天早上,面無表情的打工人習慣性地打開火狐瀏覽器,彈出的除了令人煩不勝煩的廣告,還有屏幕中央的那行提示:

    火狐瀏覽器國內版即將在今年9月29日終止運營。(圖/火狐官網截圖)

    簡單來說,火狐瀏覽器國內版終止運營之后,原有的賬號數據也將在9月29日徹底刪除。

    過了這一天,你可以照常使用“國內版”,但你辛苦積攢的收藏夾、插件、網站密碼,都會成為孤本;想要延續(xù)使用體驗,那得自己想辦法搬到國際版服務器里。

    聽聞知名度甚廣的生產力工具要倒閉,網上隨即炸開了鍋。但和想象中不同的是,互聯(lián)網里的唏噓聲只有零星幾點,且都是老用戶發(fā)出的擔憂:看不懂轉移手冊,自己的數據移不過去,“挺急的,在線等”。

    評論區(qū)里,更密集的聲音是祝賀這個體驗糟糕的“中國特供版”瀏覽器壽終正寢,喜慶氛圍溢出屏幕。還有自稱火狐死忠粉的老用戶暗中慶幸:“早就換到使用體驗更干凈清爽的國際版了?!?/p>

    但即便是國際版火狐,現實境遇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是徘徊在崩潰邊緣,就是陷入被淘汰的傳言。老網民很難想象,當年勇猛抗衡IE瀏覽器壟斷的最強對手,如今也落入了相似的困境——不是沾上一身毛病,就是被不少主流網站和機構門戶拒之門外。

    也就是說,在全世界四面楚歌的火狐,距離徹底啞火也只有一步之遙。

    畢竟當下的互聯(lián)網,前有谷歌Chrome瀏覽器的絕對壟斷,后有伴隨信息時代紅利火起來的AI和各路社交軟件。這群勁敵里,隨便一個都能輕而易舉地捏碎火狐。

    今年6月,火狐瀏覽器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份額只剩下不到2.5%,在中國內地更是只有0.88%。(圖/statcounter)

    讓IE瀏覽器崩潰的“屠龍少年”

    國際版火狐、中國特供版火狐,是火狐瀏覽器的母機構Mozilla曾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的瀏覽器序列。兩個版本的瀏覽器擁有一模一樣的logo,但二者的運營主體卻井水不犯河水,中國區(qū)賬戶“火狐通行證”與國際賬號“Firefox”也不互通,數據隔離保存。

    顯眼的“中國特供版”,是2007年Mozilla基金會落地中國后的結晶。彼時距離火狐正式在互聯(lián)網世界里亮相已經過去了5年,IE瀏覽器以90%市場占比絕對壟斷的瀏覽器市場,也被火狐“虎口奪食”搶下了25%。

    國內國外,它被技術愛好者熱捧,被電腦城裝機員鼎力推薦,甚至是不少高校實驗室和程序員的首選生產力工具——畢竟在新千年的互聯(lián)網熱潮里,隨Windows系統(tǒng)捆綁贈送的IE瀏覽器,風評實在算不上太好。

    IE瀏覽器曾經為全世界初代網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因為過于自大,最終把自己拋在了門外。(圖/視覺中國)

    火狐能夠火遍全網,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抓住了IE所忽略的盲點。今天每個瀏覽器標配的標簽頁、下載管理器、廣告攔截功能,首創(chuàng)玩家便是火狐??梢哉f,我們今天的瀏覽器使用習慣,有很大一部分是火狐定義的。

    更不用說火狐精確到毫秒的響應速度和強大的網頁渲染能力,以及普通人擔心的安全性問題,統(tǒng)統(tǒng)領先IE好幾個身位。

    同一時間,背靠微軟大樹、不屑于和競品比較的IE,不僅變得越來越笨拙,還被各種各樣的bug拖累,成了網絡病毒最愛的“藏匿窩點”。2006年,PC World甚至把IE6評為“史上最糟糕的25款科技產品”之一,理由是“臃腫、標準支持差、漏洞成災”。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火狐能夠順風順水地吃下“逃出IE魔爪”的巨量用戶、最高時拿下超過30%的市場份額,并一度被公認為全世界當時最受歡迎的瀏覽器。這個說法不是簡單說說而已——2008年火狐3.0發(fā)布后,24小時內下載量沖破800萬,順手刷新了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千禧一代互聯(lián)網領域的“屠龍少年”,大概是對火狐光輝歷史最恰如其分的定義。

    2009年,火狐瀏覽器市場份額突破30%,一度風光無比。(圖/Youtube@Captain Gizmo)

    自由與迷失

    按照Mozilla基金會的介紹,火狐曾經用過Phoenix(不死鳥)和Firebird(火鳥)的名字,但卻因為撞名處處碰壁。為了確保不再有任何幺蛾子,Mozilla的研發(fā)者不情愿地自學起名技巧,并最終給美國專利商標局遞上了“Firefox”的商標,字里行間帶著一股不服輸的較勁。

    可以說,比起讓人愛恨交織的IE,每個名字都很酷的火狐,帶給初代網友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的象征。

    畢竟出生在21世紀的火狐瀏覽器,其前身是20世紀90年代紅遍全球的網景瀏覽器(Netscape)。當年網景大戰(zhàn)微軟的行業(yè)傳說,直到今天都是可圈可點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案例。

    那場古早的“互聯(lián)網大戰(zhàn)”最終以網景敗陣而結束。不過,網景倒閉、被資本收購前夕,團隊成員大膽地將核心瀏覽器代碼開源,同時還成立了一家名為Mozilla基金會的非營利組織,并借火狐打出了“把互聯(lián)網還給用戶”的slogan,頗有和IE的“Windows同捆”操作針鋒相對的意思。

    選擇開源在那個年代無異于冒險,但卻為火狐的崛起埋下了火種,也給技術愛好者們打開了一扇自由交流的門。

    選擇開源在那個年代無異于冒險。(圖/《代碼奔騰》)

    火狐瀏覽器的龐大社區(qū)里,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極客,點燃了初代網民對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向往和憧憬。在他們眼里,火狐是一種“我比你更懂技術”的上網品位,因此被初代網民奉為數字信仰。

    這份信仰看起來很牛,殊不知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一日千里,瀏覽器是連接世界的門,會“造門”的卻不只有火狐。

    火狐打破世界紀錄的那一年,谷歌后腳就發(fā)布了Chrome,憑借更強大的性能和更友好的使用體驗席卷整個地球。后來的移動互聯(lián)網大潮,則加速了Chrome的崛起,讓老掉牙的IE率先成為歷史,更憑借開源共創(chuàng)直接改寫互聯(lián)網的行業(yè)標準。

    甚至有人在IE徹底停服之后為其立碑緬懷。(圖/視覺中國)

    如夢初醒的火狐顯然不甘落敗,大腿一拍決定自研手機系統(tǒng),借此和谷歌硬碰硬,但銷量慘淡的Firefox OS很快宣告失敗,大量老用戶也順勢遷移至 Android+Chrome生態(tài)。

    為中國市場專門開發(fā)的“特供版”火狐,更是飽受詬病。

    知乎的一個問答帖子下面,與火狐國內版有關的討論連篇累牘。有人吐槽其常常無法兼容主流平臺的網頁,“打開之后不是卡頓就是排版混亂”。更多的網友則被其主頁耗光了耐心,“推送的內容一半是廣告,一半是沒有營養(yǎng)的三流資訊,簡直就是流氓”。

    火狐國內版的主頁上,廣告內容和三流資訊混雜出現。(圖/火狐主頁截圖)

    失去用戶支持的“特供版”火狐,倒閉在所難免。而堅持歲月靜好的“國際版”火狐,在PC端和移動端都敗下陣來,曾經的“屠龍少年”最終泯然眾人。

    移動互聯(lián)網越發(fā)達,世界越單調

    盡管Mozilla團隊多次表示,他們愿意保持“小而美”的市場定位,拒絕讓互聯(lián)網變成寡頭游戲;但市場環(huán)境擺在面前,當越來越多Firefox鐵粉成了Chrome用戶,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眼睜睜地目睹用戶去往別處。

    更何況,互聯(lián)網大廠們可以靠主流業(yè)務養(yǎng)活自家的瀏覽器,而作為非營利機構的Mozilla,卻只能“用愛發(fā)電”支持火狐。

    Mozilla最新的一期財報披露,2023財年合計6.53億美元總收入里,有將近5億美元是從各路搜索引擎收回來的版稅,收入貢獻排名第二的則是用戶和廣告金主們的投喂。

    作為非營利機構,Mozilla基金會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各路搜索引擎支付的版稅,以及用戶訂閱和廣告投放。(圖/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of Mozilla Foundation and Subsidiaries 2024)

    今年7月,有軟件開發(fā)者在火狐社區(qū)發(fā)表公開信,呼吁用戶支持“收費運營”,希望借此拯救日漸式微的火狐。但此番呼吁卻更像是一種諷刺。

    原因無他——你會為了任何瀏覽器花錢嗎?

    瀏覽器只是一扇連接互聯(lián)網的門,這個世界上并不缺好用的瀏覽器,將瀏覽器視為生產力工具的普通打工人,普遍只信奉“能用就行”的萬能定律。今天倘若給瀏覽器來道收費門檻,大抵只會加速它自我滅亡的進程。

    近幾年,隨著AI大面積普及,各種各樣的AI助手讓打工人找到了解放生產力的渠道。當AI成為普通人的聊天搭子、學生的賽博老師、白領的摸魚平替,需要依賴搜索框鍵入關鍵詞才能找到答案的瀏覽器,唯一能做的便是主動擁抱AI。

    可以說,屬于瀏覽器的時代,早就已經結束了。

    出生在信息時代的新網民,早就對瀏覽器失去了探索的興致——更進一步講,現在技巧嫻熟地玩轉手機、平板的年輕網民,甚至已經失去了一些屬于電腦的“古早技能”。

    移動互聯(lián)網催生出越來越多的App,這些獨立軟件改變了人們上網的方式。(圖/Unsplash)

    共青團中央2024年底發(fā)布的《第6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已達97.3%;而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5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九成以上未成年人通過手機接入互聯(lián)網。

    懂電腦的年輕網民,反而成了少數。

    基礎的辦公軟件一竅不通,不知道如何通過互聯(lián)網下載Steam玩《黑神話:悟空》,更不用說如何流暢地使用鍵盤打字、如何操作快捷鍵,以及如何下載壓縮包并對其進行解壓……

    過去人人都能掌握的電腦使用技能,如今隨著手機App的出現被分割、淡忘,最后成為被流量和算法淘汰的“古早技能”。

    各大社交平臺上存在不少與“電腦掃盲課”有關的分享筆記和視頻。有人調侃如今不懂如何使用電腦的年輕網民是“賽博文盲”。(圖/小紅書、嗶哩嗶哩截圖)

    聽上去略顯悲觀,但事實上你已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中長視頻看B站,短視頻找抖音快手,一手新聞直沖微博,生活攻略搜小紅書,就連兩個人面對面交流都必須通過微信……手機屏幕上的App種類越來越豐富,互聯(lián)網卻不再是那個開放無邊界的宇宙,而是變成由一座座孤島構成的冷漠海域。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對瀏覽器的衰敗五味雜陳,倒不如說是在懷念那個年代的愛恨憂愁和不經意間的悸動——或者說,是在懷念靠一串鏈接走遍天下的分享和啟蒙精神。

    這種精神還會回來嗎?當主動搜索信息的能力變得稀缺,恐怕它只會成為一種回不去的時代記憶。

    參考資料:火狐中國終止運營,辦公室大門緊閉,賬號信息將徹底刪除. 21世紀經濟頻道. 2025-7-30昔日最好用的瀏覽器將關停中國版?網友直呼“好事”. 電腦報. 2025-7-1722歲的火狐,市占率被3歲的自己超了. 差評X.PIN. 2024-4-5“讓我為Firefox付費!”. CSDN. 2025-7-14瀏覽器興亡,公司耍流氓. 半佛仙人. 2022-10-31IE瀏覽器,我給你掃墓來了. 新周刊. 2019-9-6瀏覽器的戰(zhàn)爭,從來沒停過. 科技狐. 2023-8-9下載,正成為這一代人的小眾行為. 真故研究室. 2024-7-3一覺醒來,00后怎么都成“電腦文盲”了. 視覺志. 2024-7-7

    作者 | 良豪

    編輯 |安菲爾德

    運營 | 何佳怡

    題圖 | 《你好,對方辯友2

    贊(1927)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流年似水網»80后最愛用的瀏覽器,離消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