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李面包一則電梯廣告引發(fā)爭議。
此前社交平臺上流傳的圖片顯示,桃李蛋月燒產品的廣告語寫道:“有人說五仁不好吃,我們認為:那是因為你還年輕,還沒飽嘗過生活的毒打?!?/p>
有網友對此表示不解:“買個月餅為什么要遭受生活的毒打”;更有網友質疑該廣告語“用別人的痛苦做營銷”;還有網友認為這樣的表述充滿“爹味”。
9月4日,桃李面包相關負責人表示,涉事廣告畫面在上線一天后已下架。
近年來,因爹味營銷翻車的案例很多,桃李面包為什么會犯?更重要的是,桃李面包真的是要教育消費者嗎?
圖/視覺中國
或沒有公關審核體系
在啊嘿噠公關創(chuàng)始人姚素馨看來,桃李面包未必是真的想教育消費者。
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更大的概率或許是因為桃李面包這類傳統企業(yè),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關審核體系。“即便是有,但考慮到這是營銷行為,營銷海報也未必會經過公關部審核?!?/p>
在一家企業(yè)內部,營銷部門和公關部門往往屬于兩條業(yè)務線,需要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因此考慮問題的方式也不同。
“公關部要的是傳達的準確性,即說出去的話不挨罵,”姚素馨進一步分析道,“但營銷部門要為銷量負責,在意的是東西賣得好不好,因此更在乎流量?!?/p>
簡而言之,營銷海報有流量就行。
具體到這次事件中,桃李面包還用了反向營銷的手法,即制造爭議、引起沖突。
“但問題在于,桃李面包的廣告文案,連基本的表達都沒做好,這個文案到底想說啥?”姚素馨指出。
事實上,看不懂桃李面包的不只是姚素馨。即便這則廣告沖上熱搜,依然有不少網友好奇:“五仁月餅好不好吃,跟有沒有被生活毒打過,二者有什么直接關系?”
桃李面包負責人解釋稱,這是品牌方首次嘗試開放式內部共創(chuàng)機制,邀請不同年齡層的同事自由創(chuàng)作文案,共產出了20組版本進行投放,目的是希望通過多樣化的表達與不同受眾建立連接,但其中一個版本在投放后引發(fā)了爭議。
該負責人還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審核機制,努力在鼓勵創(chuàng)意的同時,更好地平衡審慎把關,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
同質化導致流量追逐
桃李面包追逐流量的背后,也和產品差異性不強有關。要知道,同質化嚴重本就是烘焙行業(yè)的普遍現象。
中國新聞周刊曾多次報道過,烘焙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許多熱門產品的制作工藝和配方容易被模仿和復制。這意味著一旦某款產品走紅,就會有大量品牌跟進,導致市場在短時間內充斥類似產品。
而預包裝烘焙尤甚。
工業(yè)化生產依賴標準化流程和規(guī)?;a出,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控制成本、保證效率,但壞處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品的多樣性。
以本次事件的主角蛋月燒為例,打開任意一個電商App,搜索“蛋月燒”,會有成百上千個產品跳出。
其中除了桃李面包,還有不少廠家的類似產品,如雙合成、酥上煌等。這些產品外觀上高度接近,宣傳文案也大差不差,基本都是強調口感綿軟。
同質化嚴重,一方面導致消費者難以區(qū)分,增加了消費者的決策難度;另一方面導致企業(yè)不得不以價格戰(zhàn)決高下,而這勢必會擠壓企業(yè)利潤。
桃李面包的業(yè)績就能說明一定的問題。
202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實現營業(yè)收入26.11億元,同比下降13.55%;實現歸母凈利潤2.04億元,同比下降29.7%。
其中,面包及糕點品類作為桃李面包的主營業(yè)務,上半年實現營收25.8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85億元減少了整整4億元。
事實上,該品類營收下滑在2024年已初現端倪,當年該品類營收同比下降9.58%至59.06億元,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為97.04%。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桃李面包加強營銷的必要性了。
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廣告及宣傳費用為4296萬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3060萬元增長了超過40%。
甩鍋領導 繼續(xù)玩梗?
桃李面包所處的烘焙賽道,近年來正在向萬億市場邁進。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guī)模達5614.2億元,同比增長9.2%,預計2029年可達到8595.6億元。
而且結合國外發(fā)展趨勢,中國烘焙市場的增長潛力依然十分巨大。
以2023年數據作為參照,熱衷烘焙食品的法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金額為2350.3元,同期中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金額僅為188.0元。
不過與此同時,烘焙市場高度分散。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yè)市場占有率TOP5的企業(yè)是達利園、桃李面包、盼盼、奧利奧和徐福記。CR3和CR5分別為9.2%和11.2%。
高度分散的市場格局,導致消費者忠誠度很低。據艾媒調研,只有18.3%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只購買一個品牌。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低集中度通常意味著高度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烘焙食品企業(yè)應努力提高自身產品創(chuàng)新力和品牌建設力以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不過從數據來看,桃李面包的研發(fā)投入反倒在減少。
2024年,桃李面包研發(fā)費用為2296.84萬元,同比減少31.84%,研發(fā)投入占營業(yè)收入的0.38%;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fā)投入1066.05萬元,同比減少30.81%,僅占總營收額的0.4%。
9月5日,桃李面包小紅書賬號發(fā)文致歉,表示此次文案翻車都是領導的責任,且正在接受“現實毒打”,并稱從今天起后續(xù)宣發(fā)正式由年輕人接管。
在姚素馨看來,是不是這個原因不好說,但確實可以用來化解某些危機,起碼這是消費者喜歡的敘事思路,“年輕下屬戰(zhàn)勝爹味十足的領導”。
追逐流量這條路,桃李面包看起來是要走下去了。
關于我們|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