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WEEKLY財經》獲悉,9月9日,夸克《開學AI第一課》首站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官方數據顯示,夸克已覆蓋全國超七成大學生,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標配”應用。
夸克產品運營負責人陳妍表示,“00后”對人工智能展現出高度信任,他們不再僅將AI視為工具,而是將其看作學習過程中的“智能協作者”。平臺數據顯示,超過八成大學生用戶使用過夸克AI功能,其中AI搜索、AI拍題、AI掃描、AI寫作和AI總結位列最受歡迎的五大場景。
AI也正延伸至大學生的創(chuàng)作與競選。數據顯示,28.8%的大學生用戶使用夸克生成班委競選PPT,僅9月上旬,就已產生42萬份與學生競選、社團面試相關的PPT需求。
在AI搜索中,大學生的提問正趨于專業(yè)化、復雜化。醫(yī)學領域尤為典型,全國超過一半醫(yī)學生使用夸克來查閱臨床指南、疾病機制等高階知識,并用于解答貼近真實考試與臨床的專業(yè)問題。拍照搜題功能同樣備受青睞,其中高數二重積分題成為被拍次數最多的題型。
據了解,《開學AI第一課》由夸克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科普中國共同發(fā)起,未來還將走進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攜手學術機構與教育專家,共同探索AI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而在用戶使用夸克過程中,也無需擔心AI回復的答案過于趨同??淇讼嚓P負責人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以夸克志愿填報功能為例,其應用場景具有顯著特殊性。首先,用戶在使用該功能時需自主輸入個性化需求,例如目標城市、高考分數、未來就業(yè)意向等核心條件。由于每個人輸入的信息均具備獨特性,相較于傳統(tǒng)志愿填報模式,AI 在協同適配用戶需求方面更具開放性與多樣性,打破了過往的諸多限制。
該負責人回憶道,在傳統(tǒng)志愿填報場景中,以其所處年代為例,部分地區(qū)的考生填報決策往往依賴少數人的建議, 如學校老師的指導。彼時,考生群體的認知易受限于指導者的經驗與視野,填報方向多集中于 “省內頂尖高?!薄盁衢T專業(yè)” 等有限選項,導致志愿選擇存在明顯局限性。
而如今的AI志愿填報工具則截然不同。它能夠針對每位考生的個性化需求、規(guī)劃與訴求進行差異化解讀和適配,從而為不同考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因此,在該負責人看來,當前 AI 在志愿填報領域的應用不僅不會導致選擇單一化,反而能充分保障建議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