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07 來源:風姿綽約網(wǎng)作者:吧友_vn3Zr3RG
作品聲明:內(nèi)容取材于網(wǎng)絡
少林寺這位釋永信,最近又是占據(jù)了新聞熱搜。說實在的,隔三差五他要是沒點“新鮮事”,大家反倒覺得不對勁。這二十多年里,不管你是不是佛教信徒,恐怕多多少少也聽過他那些撲朔迷離的傳聞。如今傳言說“大和尚被帶走調(diào)查”,媒體擠在寺門外頭,問個遍也就得到那種“等聲明”“說不清楚”的含糊答復。老實講,這種不上不下的回應,往往讓人茶余飯后議論得更起勁。到底大和尚這回又出了啥事,誰也說不準,倒像是留出了無數(shù)聯(lián)想空間。
話又說回來,釋永信自打80年代末接過少林寺門頭那會兒,風風火火的事兒就沒少干。他那會兒沒幾句熟話就把武僧團拉出來,帶著一幫光頭小伙子全國賣藝表演,現(xiàn)場鼓點一響,觀眾高呼少林寺名號。慢慢地,少林名氣大到什么地步?有人專門坐火車夜里擠到登封,就為見他們武僧真刀真槍對打一場。生意起來了,門票漲了價,寺里的香火錢、外頭的周邊店、還有國外的分寺,這條賺大錢的鏈子就這么悄悄搭起來。
但名氣這東西吧,來了容易,干凈不容易。最早的“黑料”,還能往前推個十幾年。比如說2002年,有段時間大家忽然議論開了,說少林寺某場活動門票被炒到黃牛手里,兩百變兩千,外地游客埋怨坐了半天長途巴士最后被攔在山門外。這件事沒啥結果,但氣氛一度不太妙。釋永信后來在某次寺里內(nèi)部會上扯了句玩笑,說“廟門不開,香火怎么續(xù)?”可實際上心里多少有點發(fā)毛——名聲大了,眼睛盯著你的也多了。
有些傳言更離譜。2005年有過一陣子,說國外媒體爆料少林方丈跟武僧團的管理層在財務上出現(xiàn)了虧空,甚至還提到寺里的文物流出了國。少林寺那邊連發(fā)三次聲明,說是有人混淆視聽。場面一度搞得社會上不少人疑神疑鬼,甚至河南當?shù)赜行├辖虝扯荚诓桊^里搖頭,說現(xiàn)在的和尚越來越不像回事。但查來查去,到底有沒有人卷錢跑路、誰也沒給個結果。
要說最好笑的一樁,是2017年,一名自稱是少林寺香客的中年婦女在網(wǎng)上反水,說曾親眼在寺里遇見一批外國人被特別對待,晚上能在寺門后院吃住聊天,有點像“開小灶”。這傳出去,馬上有人聯(lián)想:大和尚該不會借機搞啥灰色活動?寺方照舊一口回絕,說拜佛燒香人人平等。這事雖然說不上大風大浪,但口頭議論一時間不小,登封周邊的香客都覺得不得勁。坊間也有不同想法——有人覺得人家方丈會做生意就了不起,有人卻覺得,“這哪還像寺院?”
還真別說,有些事明著說歸說,背后的事兒誰也猜不透。2018年時候據(jù)說有少林寺周邊村子反映,說寺里和企業(yè)談旅游開發(fā),活生生把原本村子集體地皮悄悄劃進了商業(yè)區(qū)。村里老人氣得進門找寺里說“講良心,方丈你也是咱河南人”??纱玫卣f,兩頭都撇不清;既有商業(yè)的賬,也有鄉(xiāng)土親情,院門一關,有心事的到底少林寺自己最清楚。
時間拉回來再說釋永信這個人。他給人的感覺一向挺鎮(zhèn)定,不管外頭風怎么吹,見記者總是淡定地說“我修心自凈”。記得有一年春天,香火正旺的時候,大和尚在寺后枯井旁笑著喝了口涼茶,對隨行小僧說:“外面鬧得兇,咱廟里該修的墻一塊磚也別省?!闭嬲婕偌俚膫髀勀昴暧?,釋永信始終是那副老僧入定的模樣,也不見主動出來辯解什么,倒顯得真有點老道。
再說少林寺,表面光鮮,其實里頭的關系復雜程度絕不是咱們普通人能想象。上有各路香客、瞻仰者,中間一大票為寺廟奔走的專職人士,下頭還有祖祖輩輩種地看廟的本地人。生意,功夫,信仰,被攪在一鍋粥里,誰能左右得了?就說釋永信坐穩(wěn)這個掌門寶座,也是扶著風浪硬上來的。換個脾氣軟點兒的,早被風口浪尖吞了。
當然,詭異的地方就在這兒,傳聞總是從未停下。你比如那回2019年春天,有人爆出少林寺準備搞“少林功夫全球巡游”,說是背地簽了“天價”演出合同。之后外頭議論一片,有人說為少林攬外幣,有人覺得這就沒了廟門的清凈。寺方只有一句“以弘法為本”。發(fā)不發(fā)家?信眾和游客心知肚明。誰也沒被堵上嘴。
時間久了,外界每回聽見這個大和尚又“事發(fā)新聞”,先是松一口氣,然后樂呵呵地議論一陣,最后發(fā)現(xiàn),釋永信該干啥還干啥,廟里的鐘聲該響還響,真真假假,早成了見怪不怪的日常。
咱們常說,信佛其實也是信人。自少林寺變成了一個大名牌,方丈釋永信身上的壓力,早就不是簡單的和尚能承受的。有人罵他生意人,有人夸他能干。可是真是假、有多少巧合、有沒有委屈,估計只有釋永信自己才知道。
就這么看著吧。說不定過段時間,新聞里還是那幾句“有關部門尚未有結論”,至于真相,有沒有、誰關心——也許到了那天,才是最值得說一句“阿彌陀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