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点这里
今刚过,汽车行业幸免于难,可喜可贺。但联月上半旬充斥在各大网站的各类投诉新闻、控诉案例,可真是累了编辑、苦了公关。特别是某品牌因异味被指责导致白血病事件,使车内异味问题再次引起热议,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消费者对车内环境的体验更加注重,车内异味的投诉也逐渐增加,有媒体统计,从各第三方平台收录项,年关于车内异味的投诉就超宗。

这其中,除了被曝光出来的那几例问题较大的,其实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用户有投诉、官方无回应或者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1、斯柯达明锐
根据多家第三方投诉平台的数据统计发现,2018年斯柯达明锐车型因车内异味的投诉达宗,涉-2018款明锐车型。

有车主在投诉时表示,车辆在使年之后仍存有异味,即使因异味对车辆进行小范围维修,更换隔音棉后,车内异味仍无法消除。
2、奔驰

关于奔驰车内异味的投诉内容也相对较多,奔驰S级、E级、B级、进口CLK等系列车型都存在车内异味严重,且无法解决的问题。
3、江淮瑞风S3

江淮瑞风S3的车内异味问题也较为严重,有车主质疑是真皮座椅存在异味以及车内饰件甲醛超标。
4、奇瑞

瑞、艾瑞、奇瑞eQ、瑞等车型都被投诉存在车内异味问题,其中艾瑞和瑞的相关投诉较多,集中在空调异味。
P.S:懂哥这里明确一点,以上投诉信息,虽然来自于多家平台,但仍不排除水军刷评的可能,像有些同款车的车主,可能并未感觉到自己车有异味,这又要回到我们以前讲过的“幸存者偏差”,在此不赘述。总之,车内异味和其他投诉一样,很多时候跟批次有关,但毕竟直接关乎身体健康,而且是普遍问题,不可小视。

一问:车内异味问题源于何处
异味源头分为三种:首先,车辆本身的零配件和有害气体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其次,车内材料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粘结剂,自身会散发如: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最后就是空调系统,一般出现在换季后,打开空调会有异味传入车内。

二问:有无国家标准可对照
上面说的三种异味源头,前两种都是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阻尼片为例,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国标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20056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日前已公布,其中规定了苯、甲苯、乙苯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它们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限值。据悉,该标准执行时间不会晚月。

三问:如何避开汽车异味“高危区”?如何去除异味?
1、把汽车香水、劣质地胶、脚垫、座椅和方向盘套等不属于原车该有的东西统统丢掉
2、多加几个真实有效的车友群,对异味问题反映较多、较明显的车型,在选车阶段直接pass掉
3、努力赚钱,买进口车,那个没那么坑
相关文章
【盘点】修车专业户排行榜出炉,这十个汽车品牌质量最差!
【盘点】最招人恨的汽车尾灯,奥迪、比亚迪齐上榜!
【盘点】2019首月汽车投诉榜出炉:领首次上榜!
【盘点】公认质量“最好”四款车!维修工:工作十年,很少修过它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