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邹明仲 洪可润 李宇佳
随着数字浪潮席卷全球,工业互联网正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产线设备“上网”、工业产品“持证”、生产运营“联动”……在老工业基地辽宁,这里借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要素、全供应链、全价值链“网上”互联。依托丰富的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辽宁正持续汇聚良好生态,织密织牢这张“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焕新。
网联:从“小车间”到“大生态”
走进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子车间,一辆辆吊车搬运着沉甸甸的铸件,墙壁上电子屏幕滚动显示着各种数据,实时记录生产线的进度。在工位前,通过沈鼓智鼎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工人们轻触屏幕,了解自己当天的任务。
从以往的人工分配任务,到如今的系统精准分工,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在被工业互联网重构。沈鼓集团通过数字化改造,自主设计的沈鼓智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的线上管控,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叶轮等核心部件加工效率提.2%,每年节约图余万张。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曾凭借钢铁、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书写过辉煌篇章。如今,这一老工业基地正在数字浪潮下积极转型,依托工业互联网将设备、数据、工人连接起来,推进传统制造业融合成“大生态”。
走进沈阳海尔冰箱工厂,空中物流线与地面装配线立体交织,每秒,就有一台冰箱下线?!?#26234能化生产线节约%的人力,产出的冰箱质量可靠,深受市场欢迎?!?#27784阳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琦说,“这条生产线还实现了用户、产品、机器、生产线之间的实时互联?!?/p>
在鞍钢集团,基𱆑G的水资源精细化管控,每年能节省上亿元水费;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依托覆盖整个厂区G网络,集卡自动驾驶、港区数据采集、智慧引航得以实现……
依托低时延、高可靠性G网络,辽宁正通过“万物互联”推动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通过持续加G网络覆盖、规模化建G工厂、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辽宁加快实现业务、数据和设备“上云”“上平台”,已累计建G基.3万座,实现了所有地级G网络全覆盖;全省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6%,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3%。
在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下,工业设备正在被赋予感知的能力,工业生产变得更加流畅、高效、智慧。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辽宁传统制造业正在提质升级,触网腾飞。
数转:让工业数据“跑起来”
3米多高的机床旁贴着一张小小的二维码,工人用手机一扫,设备的参数、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立刻清晰呈现。辽宁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石介绍,这张码就是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当于设备的“身份证”,可以大幅提升机床设备综合利用率。
如果说依G搭建的工业互联网是修建了一条行业高速公路,那么给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工业各要素打上唯一“身份证”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就是向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颁发通行证,让这些工业要素在工业互联网上运转起来。
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运营企业,数能科技年前落户沈阳市铁西区后,依托周边丰富的工业基础,如今已牵家企业,累计解析标识万次,帮助不少传统工厂迈出了“智造”第一步。
打通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数据孤岛”,是实现工业互联的重要一环。辽宁工业基础雄厚,激活各个环节沉积的数据资源,让工业数据“转起来”,正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提供丰富“养料”。
在沈阳安新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轻点几下手机屏幕,10米外的风机就鼓起劲风。依托自主研发的“安新云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人可以远程控制工厂中的设备,取代过去现场调节操控,效率更高、反应更快。
通过与沈阳安新合作,沈阳飞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将工厂生产设备、生产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接入到“安新云控”平台,每年不仅节省余万元数据基础建设费用,还将生产效率提高%,让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为大连海参、樱桃等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唯一“标识”身份认证;辽宁兴标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泳装生产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系统,接入企家;辽宁移动“辽企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家……
从设备互联到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企业自身生产方式,也让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实现了产业协同。目前,辽宁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个,位居全国位,区块链“星火·链网”超级节个,骨干节个;建成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个;建成沈阳、大连两大智算中心;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个,服务企业万户,实个产业集群全覆盖。
辽宁正发挥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智改:为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智能悬挂系统载着面料精准穿梭于各工序,自动裁床根据数字版型高效切割,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实时追踪每一件定制服装的生产进度……走进位于大连的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没有传统服装工厂的嘈杂拥挤,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设备有序运转。
面对传统生产模式效率低、返工率高的实际情况,大杨集团启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围绕定制生产全流程突破关键技术,先后打造了三座智能工厂,集团智能化定制生产规模已万件/套,实现从“规模生产”到“定制交付”的跨越。
近年来,辽宁紧扣“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战略,数字设施拔地而起、智能工厂次第花开、未来产业崭露头角,工业互联网不断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赋能。目前,辽宁已累计建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3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8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在华晨宝马、特变电工等链主企业带动下,多条供应链协同增效。
高端数控机床龙头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正忙着给设备装上“国产智慧大脑”——加速研发基于国产CPU的智能数控系统?!?#23545于传统产业而言,不仅要装上智慧大脑,还要融入数字浪潮。”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的话,折射出辽宁制造业转型的决心。
辽宁电网现千伏线路,当遭遇山火、大风等情况时,需要快速确定受影响范围,针对性开展应急处置?!?#20197前每次要查询的数据量大,耗时费力。”国网辽宁供电公司人工智能种子团队成员李云驰说,“我们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开发了输电线路资料查询系统,资料调用效率提升%,大幅提高了日常运维效率和应急处置水平。”
“智慧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应用场景全面监测用电情况,电力调度智能体具备智能对话、图像分析项功能,提升调度智能化水平……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应用光明电力大模型以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已开项创新应用成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电网业务各环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智能化工大模型,推动化工新技术“从实验室一步到工厂”;辽宁联通基于AI的钢铁生产全流程质量协同优化与智慧管控解决方案入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辽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据了解,辽宁充分发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用,累计孵化垂直行业解决方个、人工智能大模个,推动工业大模型开发落地。
一张“网”正持续赋能千行百业,也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汇聚良好生态。
2025日日,在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际性盛会基础上,辽宁将迎来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将再度齐聚这里,探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前沿,推动行业产业融合发展。
借助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东风,辽宁也将持续布局新赛道,推动老工业基地“数字蝶变”,在转型路上奋力拓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