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好像從來不缺話題。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德云社拿到的“命定話題劇本”如此單一,好像只有師徒反目的這一趴。
這不,就在不久之前,德云社迎來了第二位“曹云金”,又一位云字輩弟子宣布離開,而且這一位弟子的身份很是不一般。
這一次事件的主人公叫寧云祥,是德云四公子之一。
那么大家對德云四公子是否熟悉?
德云四公子分別是,來自于德云社的四位相聲演員,孟鶴堂、張鶴倫、寧云祥和曹鶴陽,
后續(xù)曹鶴陽被張云雷頂替。
在這四位相聲演員當中,現(xiàn)在被人們所熟知的應該是孟鶴堂和張鶴倫,其次是曹鶴陽與寧云祥。
其中這次事件的男主角寧云祥的名氣,應該是最小的。
作為被德云社重點栽培的相聲演員,寧云祥為何會兩度出走?
這其中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太多,我們還得從頭捋一捋。
寧云祥與其他幾位相聲演員,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因為他的外公是德云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張文順。
早年間張文順因病去世時,曾將寧云祥托付給郭德綱,郭德綱當時就表示,會把寧云祥當兒子一樣對待。
這才有了后來的寧云祥,躋身德云四公子之列。
但是不知為何,寧云祥的演藝之路發(fā)展并不順暢,最終在2013年時離開德云社。
只是當時寧云祥離開并沒有引起大眾的關注。
直到前段時間回歸德云社的寧云祥,再次離開,并公開在網(wǎng)絡上發(fā)文澄清自己的離開原因,才把這一次的離開事件送上熱搜。
寧云祥公開澄清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澄清了郭家菜的關門大吉,與自己父親的管理并無關系,他稱自己的父親只是大堂經(jīng)理,并不牽涉到主要抉擇權。
第二件事,他坦言了自己2013年離開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收入太低,與自己兢兢業(yè)業(yè)的付出根本構不成正比。
第三件他直接承認了認證是自己取消的,之所以取消認證不是因為一時沖動,而是自己多年來都是自己交社保。
沒占德云社什么便宜,自然也不需要人家來認證。
咱就是說,把這件事情拿到明面上來說,是又一次扯開了德云社的遮羞布。
繼上一次曹云金一行人的爆料之后,又有德云社的嫡系演員爆出此事,似乎只能說明這一切的確是真相。
從寧云祥的澄清帖上面來看,他是具有一個相聲演員的基本素養(yǎng)的。
整個的表達不是很激進,也不是很委婉,而且在文末強調這件事情他只說一次,還灑脫地說,自己以后會陽光一些。
這是很明顯的在告訴德云社,話我該說還得說,但是后續(xù)我不想跟你們battle,你們也陽光一些,別在私底下搞小動作。
單從這件事情來看吧,還覺得寧云祥這血性以后很有發(fā)展前途呢。
02 是管理混亂還是欲壑難填?回想當初的曹云金出走,場面鬧的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雙方的明里暗里的罵戰(zhàn),更是持續(xù)了數(shù)年之久。
想當年,很多人還是站在德云社一邊的,覺得是曹云金有名氣了之后,就干出了背信棄義的事。
實際上身處演藝圈里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曹云金。
而隨著近些年德云社的一部分內(nèi)幕慢慢的顯露出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德云社的整個管理是很混亂的。
首先,作為線下的實體演藝公司,德云社所制定的一些規(guī)定并不算特別過分,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線下演出票房一般。
如果相聲演員只靠線下的票房收入,不要說是在北京,即便是在二三線城市養(yǎng)家糊口,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類似于寧云祥這樣的存在,在網(wǎng)絡上的人氣一般。
線下帶著隊伍辛辛苦苦的出去演出,演一場的費用僅有150元,都沒有出去發(fā)一天傳單掙的多。
假如這樣的堅持有意義,能夠通過一些營銷方式打開線上的市場,那么估計演員們也能堅持。
偏偏,最最關鍵的是線上的爆火,需要公司的扶持,
估計這也是寧云祥出走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是聰明的他沒有直接說出來而已。
再來說一說德云社的管理,縱觀德云社這些年出圈的演員,都少不了老郭的扶持,最好的例子就是岳云鵬和張云雷。
而且事實證明,只要當事人不是特別作,特別貪,這條路怎么也能多走些年。
郭德綱曾經(jīng)在很多場合分享過自己的管理方式,
這種把師徒當做父子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太過朦朧,貌似不太適合當下的演員管理。
是人就會有野心,師傅這邊日進斗金,徒弟那邊兒的一個邊角料都撈不著,就是親兒子也不能愿意,就更不要說是后走在一起的“父子”了。
縱觀國內(nèi)的相聲市場,德云社確實一家獨大。
哪一位徒弟招師傅待見,自己家的綜藝還不是想上就上。
但是德云社對于藝人的管理,與普通的經(jīng)紀公司還是有很大的出入,
想要靠打情感牌來拿捏藝人,那也得看看藝人有沒有充沛的情感可用。
類似于相聲小品這一類的從業(yè)演員,很多人都是來自于基層,或者是后續(xù)轉型而來,抑或是練的童子功。
他們可不是初出社會的毛頭小伙子好拿捏,所以說反水的幾率就比較大。
近些年來雖然有國家扶持,但是傳統(tǒng)曲藝與流行音樂相對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劣勢。
這就讓這些從業(yè)者的處境更加尷尬,而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一條路。
在這條改革之路上,稍稍走偏一點,就會被詬病,會被說是忘本,可能換成另外一家公司,局面也不會比德云社好多少。
而德云社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的確對郭德綱的顏面有損,但是對于郭德綱而言,所謂的顏面,似乎也沒那么重要。
沒準過兩天,德云社就會發(fā)表新作品,這件事被寫成包袱被抖出去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