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07 來源:杯酒言歡網(wǎng)作者:第三人稱的自己
都說外網(wǎng)對中國明星的評價總帶著點偏見,不是說“太商業(yè)”就是“沒個性”,可最近一群港星的話卻讓外國網(wǎng)友集體破防——他們到底說了啥,能讓老外們吵翻了天,連韓國網(wǎng)友都忍不住感慨“這就是中國強大的原因”?
事兒得從幾個視頻說起。前幾天刷短視頻,刷到甄子丹在一個活動上的發(fā)言,看完差點把手機攥出汗。他站在臺上,沒拿稿子,就跟平時咱們在胡同里聊天似的,對著臺下幾百號人說:“別老把臺灣、大陸、香港分開說,咱們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分那么清干啥?”這話聽著是不是特像家里長輩教育小輩?沒什么大道理,卻透著股子不容置疑的實在勁兒。
說實話,現(xiàn)在娛樂圈里談“愛國”,總有人覺得是“作秀”,要么怕“太刻意”,要么怕“被罵假”??烧缱拥み@話聽著就沒那味兒,他不是在背臺詞,更像是被問急了——估計是之前總有人拿“香港人”“中國人”這事兒跟他繞圈子,他干脆把話挑明了:“我生在廣州,長在香港,現(xiàn)在滿世界跑,但護照上寫著‘中國’,這就夠了?!蹦悴略趺粗颗_下當(dāng)時就炸了,掌聲比演唱會還響,連后排幾個看著像外媒記者的人都跟著點頭。
這還不算完,他拍《建黨偉業(yè)》那事兒更有意思。當(dāng)時片方找他演陳獨秀,他看完劇本二話不說就答應(yīng)了,轉(zhuǎn)頭跟制片人說:“片酬不用談了,這戲是給國家拍的,我義務(wù)勞動?!焙髞碛腥藛査疤澆惶潯保麡妨耍骸澳憬o家里裝修,會跟爹媽算工錢嗎?”這話聽著是不是比那些天天喊“家國情懷”卻在片酬上跟劇組摳摳搜搜的明星實在多了?現(xiàn)在想想,咱們普通人不也這樣?給家里辦事,哪會先算“值不值”?心里那桿秤,早就把“家”放最前頭了。
甄子丹這話剛讓人覺得“夠剛”,陳慧琳的回憶又讓人紅了眼眶。她前陣子參加個訪談,聊到97年香港回歸,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跟藏著星星似的?!澳翘煳腋覌屧诰频辏瑥南挛缇褪刂娨?,連飯都沒好好吃。”她拿手比劃著,“看著英國國旗降下來,五星紅旗升上去的時候,我媽突然抓住我的手,手心里全是汗,就說了一句‘這下好了,咱們是真正的中國人了’?!闭f到這兒,她聲音有點抖,“你知道嗎?我小時候在香港上學(xué),課本里地圖上中國的形狀總是‘缺一塊’,老師也很少提‘大陸’,那時候總覺得自己像沒根的漂萍。直到那天看著國旗升起來,才突然明白‘家’到底是什么感覺?!?/p>
這話是不是戳心窩子?咱們這代人可能對“回歸”沒那么深的感觸,但想想那些在殖民地長大的孩子,從小到大聽著別人說“你們不一樣”,看著課本上被篡改的地圖,心里得多憋屈?就跟咱們小時候被同學(xué)誤會“不是這個班的”似的,那種“找不到歸屬”的慌,只有真正“認(rèn)祖歸宗”了才能釋懷。陳慧琳后來還說,現(xiàn)在她女兒學(xué)校每周一都升國旗,孩子回家會奶聲奶氣地唱國歌,“她問我‘媽媽,為什么要唱國歌呀?’我說‘因為這是咱們家的歌呀’——你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運,咱們現(xiàn)在覺得平常的事,在他們那時候,可是盼了一輩子的?!?/p>
這些話要是光在咱們自己人里傳,可能也就“感動”倆字,可傳到外網(wǎng),那可就炸了鍋了。推特上HongKongStarsTalkAboutChina 這標(biāo)簽直接沖上熱搜,評論區(qū)跟開了鍋似的,各國網(wǎng)友吵得比世界杯還熱鬧。
韓國網(wǎng)友反應(yīng)最直接,有個點贊過萬的評論說:“以前總聽說中國人‘不團結(jié)’,可看看這些明星,幾句話就把‘根’說透了——這就是中國能越來越強的原因吧?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處使。”底下有人接茬:“我們這兒明星天天喊‘國民歌手’,卻忙著改國籍,對比太扎心了?!?/p>
日本網(wǎng)友更有意思,有人說:“他們骨子里好像就帶著‘愛國基因’,不管在國外待多久,一提‘中國’眼睛就放光。不像我們這兒,年輕人總覺得‘外國的月亮圓’,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快忘了?!边@話雖然有點絕對,但想想咱們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不過更多的還是像陳慧琳說的那樣,“根在哪兒,心就在哪兒”——就跟老槐樹似的,長得再高,根也扎在土里。
美國網(wǎng)友吵得最兇。有人疑惑:“為什么中國明星能這么直接地說‘愛國’?我們這兒一提‘愛國’就怕被罵‘極端’,連唱國歌都有人不愿意站起來。”底下吵翻了,有人說“文化不一樣”,有人說“他們更重視集體”。其實咱們心里清楚,哪有什么“天生愛國”?不過是從小到大,聽著爺爺講抗戰(zhàn)的故事,看著爸媽為生活打拼時總說“為了這個家”,耳濡目染里,“國”和“家”早就成了一回事。就像咱們過年回家,不管多遠多難都要趕回去,不是因為“必須回”,而是心里知道“那兒是家”。
法國網(wǎng)友倒是挺實在,直接說:“能看出來他們是真的愛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討好誰’。”這話不假,你看甄子丹在國外參加活動,有人故意問“香港是不是一個國家”,他當(dāng)場就黑了臉:“你要是地理沒學(xué)好,我可以借你本課本,但別在這兒胡說八道?!币稽c沒給面子;陳慧琳在演唱會唱國歌,前奏一響就立馬站直了,眼神比舞臺燈還亮——這些哪是裝出來的?就跟咱們看到國旗升起會不自覺站直一樣,是刻在骨子里的條件反射。
最逗的是沙特網(wǎng)友,評論里來了句大實話:“以前覺得中國人平時各忙各的,好像不太‘抱團’,可一有事,那股子擰成一股繩的勁兒誰也比不了?!边@不就是咱們常說的“平時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嗎?就像小區(qū)里平時各家關(guān)著門,可誰家水管壞了,樓上樓下都會出來搭把手;疫情的時候,那么多人自愿當(dāng)志愿者,不就是這股子勁兒?平時看著“散”,可心里那根“家”的弦,一碰就響。
其實說來說去,這些港星的話之所以能讓外國網(wǎng)友破防,不就是因為他們說的是“人話”嗎?沒有華麗辭藻,沒有刻意煽情,就跟咱們街坊聊天似的,想到啥說啥。甄子丹的“一家人分那么清干啥”,陳慧琳的“終于能說自己是中國人了”,聽著就像咱們自己在飯桌上跟家人聊天——“咱媽今天做的紅燒肉真香”“弟弟考試進步了得獎勵他”,自然又實在。
現(xiàn)在網(wǎng)上總有人討論“愛國該怎么表達”,其實哪有那么復(fù)雜?不是非得喊口號,也不是非得做驚天動地的大事。甄子丹拍戲時把“中國人”三個字放心上,陳慧琳看著國旗升起時紅了眼眶,咱們普通人上班認(rèn)真干活,回家多陪陪爸媽,出門不亂扔垃圾——這些不都是“愛國”嗎?就像老話說的“大河有水小河滿”,咱們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把心里的“小家”顧好,“大家”自然就穩(wěn)了。
說到底,愛國哪有那么多“高大上”的道理?不過是心里裝著家,眼里看著國,嘴上說著實話,手上干著實事。就像那些港星,他們沒說過什么“豪言壯語”,卻用最實在的話告訴世界:“我們是中國人,愛自己的國家,天經(jīng)地義。”你說,這樣的話,誰聽了能不覺得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