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前30萬級的新能源轎車市場,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牢牢占據了銷量核心,而作為傳統(tǒng)合資品牌的代表,別克在近期曝光了別克至境L7的內飾設計,作為別克高端新能源的子品牌“至境”的首款中大型豪華轎車,至境L7基于全新逍遙架構進行打造,在延續(xù)了別克的豪華基因同時,也針對性地吸收了新勢力品牌的技術優(yōu)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款新車型的表現。

別克至境L7定位中大型車型,有著5032*1952*1500mm的車身參數和3000mm軸距,在整車尺寸上超越了現款別克君越,成為了品牌在國內的新旗艦車型。外觀設計上,至境L7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元素進行了平衡,其造型理念源自概念車ELECTRA-L,修長的車頭比例與溜背造型營造出典型的C級轎跑姿態(tài),四門無框設計配合隱藏式電動門把手,滿足了當前年輕消費者對運動感的審美追求。

除了外觀設計之外 ,新車還采用了暗紫色與金沙色兩種創(chuàng)新配色,暗紫色通過特殊車漆工藝實現光影變色效果,而金沙色則采用金屬顆粒涂層增強了視覺活力,這也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表達??諝鈩恿W優(yōu)化同樣是整車的重點,低風阻刀鋒輪轂、主動進氣格柵與0.23Cd的風阻系數,在強化整車的科技屬性同時也提升了整車的續(xù)航表現。而在細節(jié)上,頭燈的設計仍保留了別克家族特色,在創(chuàng)新中維持了品牌辨識度。

從此次曝光的內飾諜照來看,至境L7的座艙設計也一改別克家族的設計風格,臺面利用貫穿式出風口形成了分層式的臺面結構,并通過不同配色的高級皮質面料形成了分層式,保持了傳統(tǒng)的美式豪華感。車內采用了懸浮式的儀表屏和中控屏,內部配有高通SA8775P芯片,72TOPS的AI算力支持多語音復合指令,“導航+空調+座椅調節(jié)”三任務可同時響應,流暢度優(yōu)于當前主流的8155平臺。

除了智能座艙之外,至境L7也是合資品牌向“科技平權”邁進的標志性產品。硬件上,該配備了車頂激光雷達,配合前保險杠四顆超聲波雷達與周身攝像頭,構建起全方位的感知系統(tǒng)。軟件層面全球首發(fā)的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是核心競爭力,其將感知與規(guī)劃模塊整合至同一模型,理論上能提升復雜路況下的決策效率,但實際的表現還需后期實車進行檢驗。

動力系統(tǒng)方面,至境L7搭載了“真龍”增程系統(tǒng),由1.5T增程器與252kW電機組合而成,115kW的增程器配合40.2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純電續(xù)航可達302km,而滿油滿電狀態(tài)下綜合續(xù)航可達1400km,在同價位增程車型中處于上游水平。針對增程車饋電狀態(tài)下的NVH短板,至境L7通過增程器專用懸置系統(tǒng)和聲學包裹技術,實現了“趨近純電的靜謐性”,同時整車的純電續(xù)航足夠覆蓋90%城市通勤場景,真正將增程車轉化為“以電為主”的使用邏輯。

如果深入分析至境L7的產品策略,我認為整車是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中的“差異化突圍”。與大眾、豐田等品牌堅持油電同平臺不同,別克選擇打造獨立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并基于中國市場研發(fā)了逍遙架構,這種“本土化決策”使其能更快響應國內需求。同時,至境 L7在智能配置上的激進投入實則是對“合資車配置低”刻板印象的針對性反擊,激光雷達、高階智駕、8775芯片的三重組合,直接對標小鵬P7i、蔚來ET5等車型,也展現出了別克的技術底蘊。

雖然目前至境L7已經展現出了較強的產品力,但品牌轉型的陣痛期同樣存在。別克長期以“美式豪華”為品牌標簽,而今轉向科技化、年輕化定位,可能需要一定時間的品牌認知培育。值得一提的是,至境L7預計起售價32萬元左右,較同級別純電車型高出約3萬-5萬元,同時在30萬級區(qū)間內,整車既需要對抗Model 3、漢EV等強勢純電車型,又需應對阿維塔等高端增程車型的競爭,而至境L7的“增程+高端”組合能否破解這一困局,關鍵在于后期整車的實際表現和交付后的用戶口碑積累。

寫在最后
總體而言,別克至境L7對于別克品牌而言是一款“突破創(chuàng)新之作”,整車不僅在外觀設計上兼顧了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同時在智能化上實現了越級的配置提升,增程式的動力是穩(wěn)妥的選擇,這種較為均衡的產品設計思路,精準契合了當前市場的核心需求。而在新勢力與自主品牌已建立先發(fā)優(yōu)勢的新能源賽道,別克至境L7的出現,預示著合資品牌的“反擊戰(zhàn)”已真正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