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备餐和售餐过程中一旦发现异物,学校食堂应立即停止问题餐食的使用和销售,对于收到的异物投诉应及时响应并调查处理;学校食堂应指定专人负责异物管控,对食品原料异物管控不力的供应商,还将有考核约束退出机制。北京市近日发布《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三项地方标准,对学校食堂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三项标日起正式施行。
按照《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应指定专人负责异物管控。在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分餐备餐和售餐各环节,学校食堂应采取视觉检查方式进行异物检查。烹饪前检查食材、工用具等有无异物残留,烹饪过程中随时观察,及时去除肉眼可见异物。一旦在分餐、备餐和售餐过程中发现异物,应立即停止问题餐食的使用和销售。对于收到的异物投诉,学校应及时响应并进行调查处理。学校食堂应制定对供应商的考核约束机制,对于食品原料异物管控不力的供应商,应建立相应退出机制。
为规范学校食堂清洁消毒工作流程,提升餐用具清洁消毒水平,《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提出,学校食堂应每日检查餐用具、食品容器、工具清洁效果,宜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以验证消毒效果。餐用具应在每餐次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消毒。清洁后的餐用具、食品容器、工具的表面应光洁,不应有附着物、油渍、泡沫及异味。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围绕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病媒生物,系统构建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的技术框架,为本市学校食堂管理提供了统一、明确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