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纪念活动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向世界传递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强烈信号,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多家外媒称,此次阅兵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以及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写道,在中国,“人们热情地挥舞着中国国旗,社交媒体用户在网上表达了巨大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该媒体将此次活动称为“大规模阅兵式”,指出其充分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尖端武器系统的集中亮相和宏大的活动规模,有力印证了中国领导人在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方面的战略远见与领导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强调阅兵传递的战略信号,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通过此次阅兵明确传递出“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的信息。报道盛赞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队列和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震撼亮相,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捍卫国家主权的自信。美联社从历史维度切入,称阅兵是“二战中饱受摧残的国家展现力量的时刻”,既缅怀历史、告慰英烈,又展望未来、宣示和平,有效凝聚了国内外共识,提醒世界不可忽视中国为盟军最终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印度《印度教徒报》积极评价阅兵活动,认为这是中国“展示现代武器”“彰显全球影响力与军事实力”的重要契机。报道特别指出,多国领导人及代表的出席,凸显了中国的外交实力;此次活动是促进国际团结协作、共谋和平发展的高端平台。美国雅虎新闻网同样聚焦多国政要的参与,强调他们见证了中国最新型尖端武器的展示,还着重介绍了高超音速导弹、无人作战系统等技术创新成果,将其视为中国崛起为全球国防科技领军者的重要标志。
路透社深入解读中国领导人在本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称其“警示世界面临和平与战争的抉择”,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报道认为,盛大的阅兵规模与广泛的国际参与,共同构成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多极世界秩序的庄严宣言。
聚焦亚洲事务的日本《外交官》杂志称,阅兵展示了“新一代武器装备”和“中国军队结构的新格局”,认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显著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其“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该刊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重要人物的出席具有外交里程碑意义,充分反映出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稳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记者看到,北京用鲜花和带有“1945-2025”字样的标牌装饰道路,天安门广场上架设了巨大的观礼台,这些都显示出纪念活动的隆重气氛。该报称,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没有这场伟大的胜利,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不会有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
“看看咱们国家的飞机……无人敢轻易挑衅它们?!?#22312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92岁高龄的杨化烽讲述了自己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和对国家崛起的深切感受。在日本放送协会等媒体记者的镜头中,这岁的抗战老兵胸前挂满奖牌,满怀自豪。
關(guān)于我們|版權(quán)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luò)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bào)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dāng)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