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026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从讲话中精选𱅂个关键词,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张海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6825是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关键作用的充分肯定。
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才可能打败日本侵略者。面对一心打内战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代表全民族提出武装抗日主张。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形成抗日救国的新高潮。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广泛动员各党各军各社会团体和社会贤达。我们党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极大高涨。在这种形势下,手握重兵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反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在西安发动兵谏。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𱆕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次日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公开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告形成,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还在敌后开辟广大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权建设,实施“三三制”、减租减息等有利于调动各阶层人民抗战积极性的政策,形成坚不可摧的抗战意志。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倡导、组织和推动、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真正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对敌,对夺取抗战胜利具有全局、长久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和政治领导核心。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现实中最核心的问题,把握住了历史前进方向。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就没有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坚持历史正确方向,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是中华民族前进方向的引导者。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我们才能不断续写辉煌篇章、引领时代前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两个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转折意义
李蓉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也阐明了抗日战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经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先锋队作用更加突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烽火中淬炼成钢,为夺取新胜利、迈向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经年抗战,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中解脱出来,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扬眉吐气地站在世界舞台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19996方雄狮被唤醒,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古老的中国浴火重生,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爱国主义成为共识,抗战精神融入血脉,有了这样取之不尽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也不可能阻挠我们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变成现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这场战争中,世界正义力量共同对抗邪恶势力,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且持久的影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奠定基石,冲击了旧的殖民体系,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许多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展现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世界上重新确立大国地位,成为捍卫和平的坚定力量。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战胜了黑暗、进步战胜了反动,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拯救人类文明 保卫世界和平
捍卫全人类和平事业与文明成果
何虎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世界前途命运的决战,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有力捍卫了全人类和平事业与文明成果。
从时间维度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最早、坚持最久,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与持久抵抗,本身就是对人类正义事业的巨大贡献。从空间维度看,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作战区域广,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兵力,打破了日本法西斯的全球侵略图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法西斯主义的本质是反文明、反人类的。在法西斯主义肆虐之时,中国以正义之战捍卫了人类文明基本准则。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战争的伟大实践,探索出一条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文明拯救之路。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爱国力量,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使日本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生动实践,更是在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中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诠释。
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最终取得抗战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极大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体现了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伟大抗战精神所彰显的对民族尊严、自由和主权平等的坚守和捍卫,是对法西斯主义暴力、奴役等反人类行径的有力抗击,激励着当今国际社会摒弃零和博弈与霸权主义,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团结合作是应对共同危机的正确答案。当人类文明面临存亡危机时,唯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以团结协作守护和平,方能共渡难关、推动人类进步发展。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人间正道。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伟大抗战精神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俞红
伟大精神激发伟大力量、创造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在伟大抗战精神指引、激励和支撑下,我们击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凸显,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
传承和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巨大能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爱国主义始终流淌在民族血脉之中。面对国家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在认识和行动上达到高度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锻造的爱国主义精神,召唤我们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传承和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挺立起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优良品德。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企图征服中国。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殊死奋战。中华民族浩然之气概、不屈之节操,激励着我们面对任何挑战都能挺直脊梁,始终葆有志气、骨气、底气,始终坚持自信、自立、自强。
传承和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焕发出无惧无畏的凛然之气。抗战史,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英雄史。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长城。尊崇铁骨铮铮的战斗英雄,继承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激励我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挺得上去,担负起时代重任。
传承和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汇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持久战。面对残暴的侵略者,全国人民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在抗日战争中,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达到了空前高度。新征程上,越是爬坡过坎,越是困难重重,越要直面挑战,勇闯难关。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强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激发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信心与不竭动力。
(作者为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系教授)
英雄部队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周俊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36825一重要论断既深情赞扬人民军队为抗战胜利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又饱含党和人民对这支英雄部队的期望和重托。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4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5万余次,消灭日伪.4万余人,缴获各种枪.4万余支。血与火的抗日战争锤炼出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夙愿。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历次较量中,孱弱的军队往往是最先倒下的那块“多米诺骨牌”。习主席曾反复提起这一次次“锥心之痛”:“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直到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才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同样离不开英雄的人民军队。
新时代以来,习主席顺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呼唤,明确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指明了强军兴军的前进方向?!?#24314设世界一流军队”意蕴深刻,本质上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远传承人民军队的英雄基因。这一伟大号召是清醒的战略新判断,准确揭示了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中我军建设发展的时代坐标;是宏伟的前进新目标,清晰擘画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战略愿景;是神圣的历史新使命,充分彰显了我军肩负民族希望前行、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是科学的战略新部署,吹响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进军号角。
世界还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全军官兵必须牢记领袖嘱托、统帅号令,为把我们党领导的这支英雄部队锻造得更加坚强,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李佑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6208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由我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决定的。
从历史维度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决定的。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精神品格与“协和万邦”的对外交往文化底色。我国历史上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没有任何殖民或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相反,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充满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血腥罪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其害。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就超万人,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从战争中学到的不是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
从现实维度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发展,甚至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付诸东流。二战期间,战争消耗了参战国的巨大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日本作为战争策源地之一,其侵略行径导致本国经济和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给日本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发动侵略战争最终反噬自身的典型。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和平对于发展的根本性意义。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从未来维度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顺应世界潮流,我国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战争和冲突,反对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为建设一个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民始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始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作者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