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叫演員!這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對于每一個心懷家國的中國人來說,2025年的9月3日,注定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日子。
白天,我們被閱兵式上鐵甲洪流的磅礴氣勢所震撼;而到了晚上,一場文藝晚會則用溫情與淚水,觸動了我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在這場星光熠熠的盛會中,節(jié)目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的登場,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全場,也為當下浮躁的娛樂圈敲響了一記振聾發(fā)聵的警鐘。一聲“哥”,一生情74歲的宋春麗,滿頭銀發(fā),卻依舊精神矍鑠。她所參與的節(jié)目,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在舞臺上,她化身為一名從南京大屠殺血泊中幸存下來的小女孩,時隔多年,與永遠定格在青春年華的哥哥進行了一場生與死的對話。
當那聲飽含著思念、委屈、慶幸與無盡哀傷的“哥”字,從她口中顫抖著喊出時,無數(shù)觀眾瞬間破防,淚水決堤。這哪里是在表演?這分明是靈魂的吶喊,是情感的噴??!一個字,便足以調(diào)動起全場觀眾最深沉的家國情懷與悲憫之心。這,就是老藝術(shù)家的恐怖實力,是歲月沉淀下來的、無可替代的藝術(shù)魅力。舞臺上的妹妹,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安享晚年;而那個永遠年輕的哥哥,卻永遠停留在了那個最黑暗的時刻。這種強烈的對比,在宋春麗的演繹下,顯得格外催人淚下。
立身之本,唯演技耳宋春麗的這次表演,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娛樂圈的種種怪象。如今,多少所謂的“明星”,名氣大了,便開始耍大牌、不敬業(yè);多少流量偶像,靠著資本包裝和粉絲追捧,卻連最基本的臺詞功底和情感表達都不過關(guān)。這樣的人,還能被稱之為“演員”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宋春麗,這位熒幕上的“母親專業(yè)戶”,無論是平凡的老母親,還是位高權(quán)重的太后,她總能用精湛的演技將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她的人生經(jīng)歷,讓她比任何人都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歲月可以帶走她的青春容顏,卻帶不走她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與熱愛。對于她而言,真正的藝術(shù)青春,是永遠不會褪色的。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那些內(nèi)娛的流量明星們上了最深刻的一課:**你可以一夜成名,但不可能一世走紅。當青春的濾鏡褪去,當資本的浪潮退卻,你還能剩下什么?
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唯有演技,才是一個演員最堅實的立身之本。你可以暫時沒有名氣,但你絕不能沒有演技。因為名氣是演技的副產(chǎn)品,而不是前提。這場意義非凡的文藝晚會,不僅讓我們重溫了歷史,更讓我們對內(nèi)娛的未來重燃希望。畢竟,從劉昊然等年輕一輩的出色表現(xiàn)來看,我們依然擁有值得期待的接班人。只希望,那些迷失在流量中的“明星們”,能真正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好好學(xué)學(xué)。宋春麗老師用她的一生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shù),永遠靠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