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2年,很多影迷在后臺問我一個問題:咋回事啊,怎么老藝術(shù)家達式常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樣?以前常能在活動上看見他,現(xiàn)在一年多都沒冒頭。
其實不奇怪。
你想啊,在大伙的記憶里,達式常就是那種“老派演員”的代言人。書生氣,溫潤,眼神里有光??蓜e忘了,現(xiàn)實里他已經(jīng)85歲了。
老伴走了十年,獨生女又常年在國外,換成別人,這日子八成就是孤零零的。
可偏偏到他身上,不一樣。你真去打聽,就會發(fā)現(xiàn)這老爺子活得比誰都充實。
從“林育生”到“傅家杰”,一代人的銀幕記憶
說句實在的,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今天,他的作品就是一代人的影像記憶。1965年《年青的一代》,林育生一出場,干凈俊朗、書卷氣十足,那時候還沒有“流量明星”這個詞,但他已經(jīng)是實打?qū)嵉娜衽枷窳恕?/p>
真正把他推到頂點的,是《人到中年》。傅家杰這個角色,說白了就是中年人的縮影——疲憊、責(zé)任、壓抑,全在眼神里了。
多少觀眾看完掉眼淚,說這就是我爸,就是我自己。1982年,他靠這部戲拿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那時候的百花獎,不是現(xiàn)在這種“隨便一個熱搜就火”的氛圍,是真金白銀的口碑。
再往后,《譚嗣同》。沒人教怎么演,他硬是自己啃資料,把人物的悲壯和倔強掰扯出來。最后刑場那一幕,他眼神一亮,觀眾都愣住了——這不是演,這是歷史和戲劇在他身上重疊。
后來香港導(dǎo)演許鞍華看了,直接說:“乾隆就他演?!苯Y(jié)果大家都知道了:承德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他不讓替身,自己上馬、拉弓,還得撫琴。眉毛胡子全凍上冰碴子,他也硬撐著拍完。
事后回憶才說了一句:“拍電影是玩命的?!边@不是矯情,這就是他的規(guī)矩——觀眾看到的,必須是真的。
七八十年代的達式常,絕對算頂流。帥,演技好,戲約不斷。可他偏偏活得跟現(xiàn)在的小鮮肉不一樣。
別人撈廣告,他拒絕;別人跑商演,他不去。那時候監(jiān)管不嚴,拿錢很容易,但他有自己的底線:演員的工作就是角色,觀眾認你演的戲,不是認你賣的洗發(fā)水。
很多人不理解,說你家境一般,孩子要養(yǎng),何必那么清高?但他就是不愿意被“消費”。
結(jié)果就是,他幾十年都沒什么緋聞,也幾乎不見他在綜藝上刷臉。真正的演員,把心思全留在戲里。
他自己說過一句話:“名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留下的只有作品?!边@句話現(xiàn)在看,簡直是給浮躁的演藝圈當頭一棒。
達式常和王文皓的故事,其實比電影還動人。
兩人是同學(xué),一個窮學(xué)生,一個小孤女,惺惺相惜。那時候的上海電影??茖W(xué)校,不少漂亮姑娘對他有意思,但他心里始終只認定了王文皓。
1966年,他正紅得發(fā)紫的時候,和王文皓結(jié)了婚。
有人勸王文皓“小心點”,畢竟丈夫太受歡迎,誘惑多。但王文皓篤定:“我相信他。”
事實證明,她沒看錯人。幾十年,達式常拍戲再忙,也從不忘照顧身體不好的妻子。外界再熱鬧,他的心始終系在家里。
2015年,王文皓因病去世,兩人攜手五十年戛然而止。那年他75歲,很多朋友說,那是他人生里最黑暗的一段。你能想象嗎?一輩子習(xí)慣了有人在身邊,突然清冷下來,老伴的茶杯還在,聲音卻再也聽不到。
很多人擔(dān)心,他老伴早逝,獨女又在美國定居拍紀錄片,那他豈不是晚年特別孤獨?
其實不然。
達式常的女兒達秧,常?;貒酵赣H,也接他去美國住段時間。父女之間有溝通有陪伴,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疏遠。
更關(guān)鍵的是,他沒有“等死”的心態(tài)。83歲的時候,他還在錄有聲書《牛虻》,當導(dǎo)演、當旁白,拉著老伙伴一起干活。大家拿的不是片酬,而是他的人格魅力——人家一張口,就能把你拉進故事里。
84歲,他還演了《父親在遠方》,跑去昆侖山高海拔拍戲。
同行的人都勸他別冒險,他偏偏堅持:“角色需要,我就得去。”這股勁兒,不就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寫照嗎?
2023年,他拿到“中國文聯(lián)終身成就獎”。這獎不是隨便給的,前面獲獎的有張瑞芳、秦怡、牛犇,都是一代人的記憶。他成為第四位上影劇團演員拿下這個獎,算是眾望所歸。
有人問,為什么達式常能“火”這么久?我總結(jié)四個字:敬、淡、忠、正。
這些詞,現(xiàn)在聽起來有點老派,但落在他身上,卻有說服力。因為這是幾十年行動堆出來的,不是人設(shè)。
你以為他老了,就閑在家里看報紙?錯。
在上海,他還常常騎自行車去劇團。演員劇團的活動,他幾乎場場必到,說那是“另一個家”。身邊同事、學(xué)生、朋友都愿意陪他,跟他聊天。
養(yǎng)老院的工作人員還打趣問:“達老師,您都八十多了,怎么還這么忙?”他哈哈一笑:“這就是我的延年益壽法。”
所以,當有人替他擔(dān)心孤獨時,他的日常其實挺熱鬧。沒有老伴是遺憾,但他的精神世界,從不空洞。
今年長影廠80周年慶典上,85歲的他出現(xiàn)在影像里,白發(fā)卻精神矍鑠,眼神還是那么堅定。那一刻,很多觀眾心里都松了一口氣:這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沒被歲月?lián)艨濉?/p>
是的,老伴走了,女兒遠在海外,他不可能不想念。但他沒沉溺在悲傷里,而是繼續(xù)工作、繼續(xù)創(chuàng)作、繼續(xù)活得有骨氣。
孤獨?肯定有??筛嗟氖翘谷?。一個人走到85歲,還能目光如炬,能在舞臺和話筒前閃光,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我想說——我們擔(dān)心他的孤獨,其實是拿自己去套別人的生活。達式常不需要可憐,他已經(jīng)用一輩子,證明了什么叫真正的“活得體面”。
人生到最后,陪伴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作品、是信念、是堅守。達式常就是這樣。他一個人,但從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