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國,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明星!雖然九三閱兵已過去兩天了,但很多人還沒從這個氛圍中緩過來,依舊激動的不能自已。
尤其是那些追星的粉絲,看到自家偶像受邀參加閱兵,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誰說追星沒用的,這4位明星就給我們做了個很好的榜樣,追星就應該追他們這樣的星,那么問題來了,這四位明星都有誰?他們到底值不值得我們?nèi)プ冯S?
一張國籍紙的分量九三閱兵結束了,但它帶給我們的震撼還遠沒有結束,何其有幸能生于華夏、長于華夏,見證盛世,這一刻相信所有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可就在這時一則噩耗傳來,攪亂每個人的心神。在湖南一位102歲的老兵彭長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堅持在ICU的病床上看完了整場閱兵,等儀式結束后老人就安詳離世,彭老的離世讓無數(shù)人為之淚目。
恍惚間仿佛又被拉回到了閱兵當天,坐在天安門前的老兵們,在看到新武器輪番登場之后,忍不住站起來經(jīng)歷的畫面歷歷在目,堪稱經(jīng)典般的存在。不可否認的是老兵們的舉動確實讓人感動,不過在無數(shù)被邀請觀禮的身影中,有幾位明星同樣讓人佩服,雖然身在娛樂圈,但始終在為國家做貢獻,那些所謂的流量明星和他們根本沒法比。
所以當鏡頭的焦點從鋼鐵洪流與整齊劃一的方陣移開,投向觀禮臺時,我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之中有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馬龍、陳夢,也有演藝界的知名人士。在沒看到真人時,大眾不解發(fā)問,為何娛樂圈的人還能被邀請參加如此莊重的典禮,根本就是“胡鬧”,可當看清是誰之后大家卻都沉默了,因為他們是真的值得。
甄子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詮釋,他的人生軌跡頗為坎坷,他在廣東出生,兩歲赴港,后來又隨家人移民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持有美國國籍。這是很多崇洋媚外的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這對甄子丹來說卻無足輕重,最終他做出了一個主動的選擇——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一名百分之百的中國人。
這不只是法律文件上的變更,更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文化歸屬宣言,就像曾經(jīng)有一次在國外,主持人介紹他為“美國巨星”時,他立刻拿起話筒糾正“我是中國的甄子丹先生”,這種清醒和堅定讓他手中的那張邀請函分量十足。
而與甄子丹主動“歸化”形成參照的是張明敏在逆流中的堅守,1984年他成為首位登上央視春晚的香港歌手,一曲《我的中國心》響徹大江南北。這首歌1983年在香港錄制時其實反響平平,可春晚爆紅后,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在那個還尚未回歸的香港,他反而因此遭到了事業(yè)上的某種孤立和“封殺”。
這種為愛國心付出的代價,反過來映襯出這份情感的難能可貴,但很少人知道早在1982年,他就已經(jīng)錄制了《中華民族》、《我是中國人》這樣的唱片。他的母親是華僑,從小就鼓勵他唱普通話歌曲,并告訴他中國一定會發(fā)展起來,這種家庭傳承的信念,最終也體現(xiàn)在他給兒子取的名字上——張頌華,歌頌中華民族。
從甄子丹的抉擇到張明敏的堅守,這張觀禮邀請函,表彰的正是那種超越地域和時代背景,始終將“中國人”這個身份放在首位的清醒與勇氣。
用作品給時代畫像不同于上面兩位,杜江的邀請函是對他職業(yè)成就的認可,特別是用自己的作品與時代同頻共振,傳遞主流價值觀的他。
在大銀幕上,他幾乎成了正面英雄形象的“代言人”,不管是從《紅海行動》到《烈火英雄》,還是再到《我和我的祖國》,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軍人、硬漢形象,他身上那種被觀眾認可的“正氣”不僅僅是外形,更是其作品角色的內(nèi)核。
如果說杜江是在熒幕上書寫家國情懷,那么王小瑋則是在旋律中唱出民族心聲,提起王小瑋,很多人只知道她之前有個組合叫“玖月奇跡”,知道她很會唱歌,其他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可在曾經(jīng)的男女歌手組合中有這樣一句話,鳳凰傳奇的嘴和玖月奇跡的腿,而這個腿指的就是王小瑋的“腿”,她從《星光大道》走出,憑借手腳并用的雙排鍵演奏技驚四座,她的作品《中國范》、《中國美》用現(xiàn)代的音樂語言,詮釋著當下的民族自信。
她也因此多次代表國家文化部進行海外演出,用音樂向世界弘揚中華文化,唯一一個不完美的地方就是這個組合解散了,但王小瑋一直都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業(yè),妥妥的大女主,使得不少人都對她敬佩不已。
她在閱兵當天連發(fā)好幾條動態(tài)表達自己的激動,更是在社交平臺上直言:作為一名中國人,此刻的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生在中國是最驕傲的事。
她還神采奕奕的曬出了自己在天安門的照片,以及邀請函,并且還在整個過程中,不在有自主的6次熱淚盈眶,以至于后來閱兵結束后,有關“王小瑋的含金量還在上升”的話題一直居高不下,這樣的星怎能不愛?
當熱淚遇上鋼鐵洪流所以說這四位明星,不管是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熱愛著我們的祖國,能拿到觀禮邀請函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他們都沒資格,還有誰能有資格呢?
杜江的故事就是一個夙愿成真的動人篇章,早在2019年他就曾公開許愿,希望能親身參加80周年的閱兵儀式,如今他夢想成真,當他拿到那張嘉賓證時,他激動地表示要“一生珍藏這張嘉賓證”,因為親眼見證祖國的強大,這種感受是不一樣的!
這種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激動是無法偽裝的,而在觀禮現(xiàn)場,最直接的情感表達莫過于熱淚,王小瑋在整個觀禮過程中被記錄到6的次流淚,這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在那種莊嚴、磅礴的氛圍中,個體面對國家強大的力量時,最真實、最本能的生理與情感反應。
當天的情感高潮或許是屬于張明敏的,在現(xiàn)場接受采訪時,他情不自禁地再次清唱起《我的中國心》,這歌聲連接了四十年的個人奮斗與國家巨變。他對著鏡頭大聲說出“我們非常驕傲跟全世界說,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的那一刻,他依然是那顆滾燙的“中國心”。
這張邀請函它承載著個人的長期愿望,見證了最真摯的情感流露,讓個體的“小我”在國家的“大我”中,找到了最澎湃的歸宿。這幾位明星之所以贏得尊重,不是因為他們的名氣有多大,而是因為他們的選擇、作品與情感,都超越了娛樂本身,展現(xiàn)了一種公眾人物應有的責任感與家國情懷。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真正的“明星”,正是那些能夠與國家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正如觀禮的老兵看到新式武器時會不自覺地起立敬禮一樣,那是一種融入血脈的自豪,何其有幸,生于華夏,見證盛世,這份自豪屬于每一個人。
關于我們|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