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我家那閨女2025》中管樂和張予曦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成長經歷居然有點類似,小時候都曾經輾轉于親戚之間,相似的背景之下卻成長為完全不一樣的性格,一個大大咧咧,一個敏感細膩,但反差感又來了,大大咧咧天天瞎樂呵的管樂其實反而內核不太穩(wěn),張予曦看著脆弱,但堅定。
恨嫁、戀愛腦之下的歸屬感缺失
《我家那閨女2025》里的管樂除了被觀眾吐槽邋遢之外,還被吐槽為戀愛腦,因為她在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得很恨嫁!管樂和劉美含說過自己的擇偶要求,當時她說二婚男也能接受,之后就更無語了,管樂會發(fā)動身邊的人給她安排相親,在劉戀問管樂事業(yè)上升期會選擇事業(yè)還是婚姻時,管樂不帶猶豫直接選了婚姻,這讓人非常想問:就這么恨嫁、戀愛腦嗎?管樂自身條件也不差,再者這時候《浪姐》后事業(yè)剛要起步至于就這么著急要相親嗎?
完全不能理解管樂的想法,她把婚姻看得太重又太輕,太輕是因為管樂有點太理想化婚姻了,婚姻可不是過家家;太重則是因為管樂太想要一個穩(wěn)定的家了,她有點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說來《浪姐》時期以為管樂是在愛里長大的孩子,所以才這么愛笑愛鬧很陽光,結果后來發(fā)現(xiàn)管樂是單親,父母早就離婚了,只是離婚后他們對管樂都很好,所以看起來好像影響不大,但直到看到如此恨嫁的管樂才明白,并非沒有影響。有的單親小孩會因為父母離婚而抗拒婚姻,但也有的小孩也會因父母離婚而渴望婚姻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而管樂正好是后者,她在節(jié)目里就談到了沒有歸屬感這個問題。
管樂自述因為父母離婚,小時候過著一種“游牧”式的生活,輾轉居住親戚家,生活狀況不是那么穩(wěn)定,長大后職業(yè)的特殊性,這讓她覺得反正自己到哪里都一樣,就沒有一個歸屬感,包括回青島老家也是。管樂說自己回家也累,因為要充當開心果的角色,要逗家人開心,所以她渴望擁有一個穩(wěn)定的家庭作為避風港,可以讓她安靜做自己。
說實話管樂的自述讓人聯(lián)想到了“陽光抑郁癥”,當然管樂應該不至于此,但她確實也不是如鏡頭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那么外向,而且她把安全感寄托在別人身上,比如伴侶,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管樂更應該自己給自己安全感,而不是寄望于他人!
母愛補償下的閨蜜母女
在《我家那閨女2025》第五期之前,張予曦給外界的印象有點像小公主,因為長得好看,因為在節(jié)目里張予曦和媽媽處得像好閨蜜,媽媽對張予曦的疼愛看得見,那一整本的菜譜誰看了不羨慕?羨慕張予曦被媽媽寵愛,羨慕有人真的能和媽媽處得像閨蜜,但這一切都在第五期被打破了,原來張予曦小時候并不是小公主!
張予曦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拼,張予曦則在老家跟姥姥生活,后來上學了住其他親戚家,直到高中時期才算和媽媽開始待比較長的時間,可能也是出于補償心理,媽媽后來專注照顧著張予曦,張予曦欣然接受,但網友很為其抱不平,因為張予曦還有弟弟。雖然父母說是告訴過張予曦要有二胎的事,但在張予曦的印象中是沒有,是不太熟的父母突然帶著完全不知道其存在的弟弟出現(xiàn),那么可想而知當時這對張予曦的沖擊有多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網友為張予曦不平,認為媽媽為了事業(yè)放棄了張予曦,但卻可以為了弟弟放棄事業(yè),表示如果自己處于張予曦的位置很難平和地接受補償母愛!只能說至少張予曦媽媽知道要補償,也付出了行動,而更多的父母其實是壓根都沒有想過補償!不過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之前老是覺得張予曦和媽媽的閨蜜情透著假,親昵中帶著客氣和小心翼翼,雖然這些年母女相處得還可以,但其實對“留守”這件事可能雙方其實都有心結。
總結
雖然管樂和張予曦都說父母很愛她們,親戚對她們很好,她們獲得了很多的愛,但有些安全感是遠程的愛無法給到的,親戚替代不了的,而雖然補償可以有,但很難真正做到毫無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