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曼徹斯特,1萬1千名觀眾正在球場內(nèi)見證歷史,這上萬名觀眾有的是曼徹斯特本地死忠,也有從60公里外謝菲爾德遠道而來的客場球迷。
球場內(nèi)硝煙四起,吶喊聲此起彼伏,但這可不是曼聯(lián)對陣謝菲聯(lián)的足總杯決賽,而是一場由曼徹斯特巨人隊和謝菲爾德鯊魚隊爭奪BBL聯(lián)賽冠軍的籃球比賽。
巨人隊的主教練名叫尼克-納斯,沒錯,就是2019年帶領多倫多猛龍拿下NBA總冠軍的尼克-納斯。但可惜,這一次納斯和他的球隊交了學費。
鯊魚隊在終場前完成中投絕殺拿下冠軍,他們的主教練激動地高舉雙手沖入場內(nèi)擁抱球員,他叫克里斯-芬奇,是現(xiàn)在明尼蘇達森林狼的主教練。
這場比賽不僅創(chuàng)造了英國籃球聯(lián)賽的上座紀錄,更讓NTL電視臺(維珍傳媒的前身)敢以10年2200萬英鎊的價格拿下獨家轉(zhuǎn)播權。百威啤酒、標致汽車、花花公子,這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钠放贫寄弥北九抨犚o聯(lián)賽贊助,所有人都覺得那會是英國籃球蓬勃發(fā)展的元年。
但回頭看,那卻是英國籃球的巔峰。
在此之后,英國籃球聯(lián)賽從未達到過1999年的高峰。甚至于在2024年5月,英國籃球聯(lián)賽的母公司因嚴重的財務困境丟掉了聯(lián)賽牌照。3個月后,9支仍然有夢想的球隊重組了超級籃球聯(lián)賽(Super League Basketball),不至于讓職業(yè)籃球在不列顛群島消亡。
BBL更名為SLB之前,BBL最后一個MVP球員,老熟人薩姆-德克爾
用破敗不堪來形容英國本土籃球的現(xiàn)狀一點也不夸張。
如今,英國男籃排名世界第48位(落后中國男籃18位),女籃世界第22位。英國男籃國家隊在2025年歐洲杯小組賽B組排名倒數(shù)第一,5場比賽凈負130分。9月1號對陣德國男籃的比賽,慘敗63分的英國男籃創(chuàng)下本世紀男籃歐洲杯的最大分差紀錄......
而且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從未真正“靠實力”打進過奧運會。
歷史上兩次入圍奧運會決賽圈,都是以主辦國的身份“走后門”進的。而英國男籃兩次奧運會經(jīng)歷,在小組賽中也只贏過一場球——2012年倫敦奧運會小組賽,英國男籃以90-58贏了中國男籃......
足球圈有個段子,把英格蘭男足戲稱為歐洲中國隊。但其實真論實際水平,可能英國籃球才更像我們扶不上墻的國足......
英國籃球確實和中國足球很像,雖然國家隊戰(zhàn)績不咋地,但群眾基礎毋庸置疑。
中國遍地都是足球迷,籃球雖然在英國比不上足球,但據(jù)英格蘭體育協(xié)會調(diào)查,籃球已經(jīng)超過橄欖球,成為不列顛群島第二受歡迎的團體運動了。
英國人喜歡打籃球,也喜歡籃球比賽,曾經(jīng)他們的本土聯(lián)賽盛極一時,當英國籃球聯(lián)賽衰落以后,他們把對這項運動的熱情轉(zhuǎn)移到NBA身上。從2013年開始,NBA每年都在英國辦倫敦賽,只需幾分鐘,門票就宣告售罄。
據(jù)NBA官方統(tǒng)計,英國是歐洲訂閱 League Pass 賽事直播服務第二多的國家,第一的是德國。
并且,全歐洲也只有法國人比英國人在NBA周邊商品上消費了更多金額。但考慮到法國隊有戈貝爾、文班亞馬這些球星,或許英國人對NBA的消費熱情被大大低估了。
有一位英國當?shù)厍蛎砸运某砷L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他說自己90年代在南倫敦成長,而他非常熱愛籃球,原因在于當時籃球就是他們茶余飯后流行的話題,大電視臺都在免費播放和籃球相關的節(jié)目,這讓籃球在90年代的英國擁有極高的熱度。
甚至當?shù)氐幕@球聯(lián)賽也有了英格蘭版本“村BA”的味道,這位網(wǎng)友說他們社區(qū)的業(yè)余球隊薩頓美洲獅,“每個周六晚上的聯(lián)賽都能吸引好幾百人到場,為球員加油助威”。
但是,這樣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
而全都是因為,基層球隊沒有錢引進可靠的球員,缺乏資金維持日常的運營。
“現(xiàn)在,本地聯(lián)賽里的球隊都業(yè)余得多,甚至連我都能為其中一支打球,這足以說明問題。大多數(shù)俱樂部處境艱難,很可能會退出聯(lián)賽”。
這樣的情形不止是英國基層籃球遇到的問題?!皼]錢”,也是英國籃球從上至下的通病。
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有一項統(tǒng)計,每位參與籃球項目的英國公民平均只能從英格蘭體育協(xié)會那里得到9.25英鎊的援助,這遠遠不及其他項目的水平。
這讓英國女籃主席克里斯-格蘭特非常無奈,“當我請求資助時,我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是一項小眾運動’,所以拿不到撥款”。
作為對比,年輕參與者并不多的板球和橄欖球,平均每人分別能得到70.7和60英鎊的援助。
“想到要向參賽隊員收取費用,我就很難受”,克里斯-格蘭特憂愁地說道。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體育部向馬術項目撥款超過1300萬鎊,賽艇項目撥款2700萬鎊,帆船項目則得到了2300萬鎊。
而籃球項目得到的撥款,僅有800萬鎊,和2018年冬奧會的冰壺、雪車項目差不多。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籃球隊只拿到了135萬的撥款,而這只占英國備戰(zhàn)巴黎奧運總預算的0.5%。
“管理這個國家的人,他們上高級的私立學校,打橄欖球、板球、踢足球。只有在內(nèi)城區(qū)的窮人才打籃球”,這是凱文-勞特里奇在觀察和思考后得出的結論,他是萊斯特騎士隊的主席,也曾擔任過已經(jīng)消失的英國籃球聯(lián)賽的總裁。
2014年一項民間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也佐證了勞特里奇的觀點,英國14-16歲打籃球的人群中大約有一半是黑人或者少數(shù)族裔。
而英國政府讓籃球出現(xiàn)在大眾眼前的方式也有些奇葩,比如,倫敦紐漢區(qū)的一家體育學院,宣傳的籃球項目竟然叫做“攜籃球,棄匕首”。項目創(chuàng)始人曾激動地表示:“若不是和籃球結緣,被刀子捅傷的人可能就是我?!?/p>
道理咱都懂,可就是有那么些奇怪。
英國最大的籃球媒體 Hoopsfix 創(chuàng)始人薩姆-內(nèi)特對英國籃球的現(xiàn)狀憂心忡忡,而他的結論是,資金短缺毀了英國籃球的未來。
“基層民眾對籃球有巨大的熱情,但基礎設施的落后讓我們無法留住人才”。2022年,英國有67名球員在NCAA一級聯(lián)賽打球。一方面,他們想要在最高水平的舞臺打球,但另一方面,是英國籃球的落寞讓他們不得不離開歐洲,前往美洲大陸追夢。
球員走出去是好事,但人人走出去,那就成了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雖然英國曾經(jīng)有過羅爾-鄧、本-戈登,現(xiàn)役也有OG-阿奴諾比、杰里米-索漢(如今代表波蘭出戰(zhàn))這些NBA好手,但英國籃球卻一直搞不好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自從2000年歐洲籃球聯(lián)賽自立門戶之后,作為曾經(jīng)的老牌帝國,英國卻從來沒有打造出一支登上洲際賽事的職業(yè)球隊。
即便是更低一級的歐洲杯賽,也沒有。
而且,不同的體育項目之間也存在擠兌效應。英國本土籃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落后,讓他們在人才源頭的爭奪上就落了下風。
“如果你是個有運動天賦的年輕人,那你大概會被拉去踢足球”,英國資深的籃球記者馬克-伍茲用自己的所見所聞,點出了英國籃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困境。
“即便你更適合其他運動,但規(guī)模更大的足球?qū)W院不愿意放棄這些好苗子,他們會培養(yǎng)這些孩子直到17、18歲,而在這個時候,你很難再轉(zhuǎn)向其他運動了”。
上賽季在布魯克林籃網(wǎng)效力的托桑-恩沃馬就是踢足球出身,曾經(jīng)是英超球隊紐卡斯爾聯(lián)的青訓球員。
沒有贊助商,國家也不投錢,本土留不住人才,還要被其他項目搶人。
在這種情形之下,英國籃球如果能行,那才是奇怪了。
在經(jīng)濟、政治等各種因素包裹之下,提升英國籃球水平毫無疑問成了一件道阻且長的難題。
可是,這其實也是很多歐洲國家共同遇到的問題。
即便強如在歐洲杯大勝英國男籃63分的德國,也遇到了類似的財政困境。
兩年前,德國籃球主席英戈-魏斯就憤怒地抨擊了德國政府的體育撥款系統(tǒng)是個笑話。
他們有一個名為PotAS的系統(tǒng),通過預測一個體育項目在各項大賽中的奪牌可能性,來決定對這個項目投入多少資金。而籃球被他們排在了第26名,意味著有25項運動更值得德國政府投錢,比如擊劍、跆拳道、高爾夫和體操,而這四項運動似乎沒有達到德國籃球的世界地位。
事實也是如此,德國男籃在2022年歐洲杯拿到銅牌,2023年世界杯拿到金牌,德國女籃也在連續(xù)5屆無緣歐洲杯之后重回歐洲杯并拿到了第6名。
而這樣屢創(chuàng)佳績,在后德克時代仍然有蓬勃活力的德國籃球隊,卻得不到應有的財政支持。用魏斯的說法是,“PotAS沒有證明我們有任何潛力。因此,我們每年少了25萬歐元,這對整個籃球體系造成了傷害”。
雖然德國籃球的成績證明,就算“沒錢”,他們照樣能打出漂亮的籃球。但這就像那個可笑的自證陷阱,“即便沒錢也能打好,那就更不需要撥錢了吧?”
假以時日,你很難說,那些看不起英國籃球的歐洲國家們,會不會走上英國籃球的老路……
歡迎大家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后廠村體工隊”看看,有更多NBA、CBA相關考古、評論和人物內(nèi)容>>
(文/b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