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靳東居然是劉昊然、羅晉的“大老板”?這個文工團藏得太深了!朋友們,昨晚的晚會都看了嗎?節(jié)目是真心精彩。但讓我最愣神的,不是節(jié)目本身,而是一個“冷知識”:原來靳東、劉昊然、羅晉這三位,不光是熒幕上的熟面孔,在現(xiàn)實生活里,竟然是正經(jīng)八百的同事!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靳東還是另外兩位的頂頭上司——團長!
這事兒,細琢磨起來,可真有意思。以前吧,我們總覺得明星和“單位”這個詞離得很遠。他們更像是自由職業(yè)者,拍戲、上綜藝,來回奔波。誰能想到,像劉昊然這樣的年輕頂流,羅晉這樣的實力派,還有靳東這樣的“老干部”,居然都有一個共同的“家”——中國煤礦文工團。而且,這個單位來頭可不小。它是文旅部直接管的,是國家級的院團。說句“國家隊”,一點不過分。難怪晚會的節(jié)目水準(zhǔn)那么高,原來都是“編制內(nèi)”的高手在表演??!
先說羅晉。 他是“老同志”了。從北京電影學(xué)院一畢業(yè),他就被分到了文工團。這么多年,他踏踏實實拍戲,低調(diào)不炒作。2020年,他還評上了“國家二級演員”職稱。這可是對他專業(yè)能力的官方認(rèn)可,是實打?qū)嵉目隙?。你看,他并不是只在外面拍影視劇,也是團里的骨干。再說劉昊然。 弟弟可是在2020年,事業(yè)正火的時候,選擇了入職文工團。當(dāng)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這會不會限制他的發(fā)展?但現(xiàn)在看,他很有想法。他這幾年沒閑著,一心撲在團里的話劇《溫暖的味道》上,跟著團隊全國巡演。這對于一個年輕演員來說,是沉淀,是磨練真本事。遠離一點閃光燈,在話劇舞臺上打磨演技,這選擇挺酷的。最后說說“領(lǐng)導(dǎo)”靳東。 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精英人設(shè)”。但現(xiàn)實中,他可是扛著實實在在的責(zé)任。2021年,他就當(dāng)了文工團的副團長,今年8月,剛被正式任命為團長。這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行政職務(wù),要管很多事情,不光是自己演戲那么簡單了。他也以身作則,參與了團里的多部話劇演出。
說到這兒,我忍不住有個特別“八卦”的想法:平時在單位里,劉昊然和羅晉碰見團長靳東,該怎么打招呼?是恭恭敬敬喊一聲“靳團好”?還是像戲里兄弟一樣拍拍肩膀?排練間隙,昊然弟弟會不會被團長叫過去談?wù)劰ぷ鳎肯胂肽钱嬅?,是不是既有點戲劇性,又莫名很真實?其實啊,這個看似有趣的背后,說明了一個挺深刻的道理。我們總是給明星帶上光環(huán),覺得他們活在另一個世界。但褪去鏡頭前的華麗,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職業(yè)路徑的選擇和規(guī)劃。進入國家院團,意味著一種歸屬,也更意味著一種責(zé)任。他們需要接受單位的管理,參與集體的活動,完成下派的演出任務(wù)。這和他們在外拍商業(yè)影視劇并不沖突,反而是一種互補。在話劇舞臺上錘煉出的臺詞功力和現(xiàn)場表現(xiàn)力,最終會反哺到影視作品中,讓他們走得更穩(wěn)、更遠。所以,別再只把他們看作“明星”了。他們也是“演員”,是“文藝工作者”,是有著“單位”和“同事”的普通人。這種“雙重身份”,恰恰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和追求。
或許下次我們再看到他們精彩的影視表演時,也會想到,哦,他可能剛結(jié)束一場話劇巡演,或者剛在單位開完一個會呢。這么一想,是不是覺得他們更真實、也更可愛了?今晚的晚會,因為他們背后的這層關(guān)系,讓我看得格外有味道。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如果你也覺得這事兒挺有意思,或者我的解讀戳中了你,不妨點個贊,分享給同樣不知道這個“冷知識”的朋友吧!